地球的科技担当林悦点头表示赞同,她双手快速敲击键盘,投影画面切换到城市废墟:“重建城市不能仅靠人力,哈姆特星人帮我们设计了一批智能建造机器人。它们能精准识别废墟结构,快速清理建筑垃圾,并按照预设方案进行高效建造。这样不仅能提高重建速度,还能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负责后勤保障的赵宇在本子上记录着要点,补充道:“在重建过程中,物资供应至关重要。我们要和宇宙联盟其他星球建立更紧密的贸易联系,引进他们先进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除此之外,还需组织地球的幸存者,为受灾民众提供生活帮助和心理疏导。”
我看着投影上的地球版图,提出想法:“我们可以借助宇宙联盟的科研力量,研发新能源技术。摒弃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构建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地球。”
地球基地的全息投影闪烁着,将满目疮痍的地球立体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在一片凝重的氛围中,我们的讨论愈发激烈,最终一份详细的重建计划,在思维的碰撞中应运而生。
林悦双手飞速敲击键盘,一连串复杂的基因图谱在全息屏幕上不断闪烁。
“绿盾行动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超级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迅速生长,扎根固土,还能分泌特殊物质,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她说道。
说罢,投影画面切换至一处模拟场景,在荒芜的土地上,新型树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发芽,短短数周便形成茂密的森林,让死寂的大地重披绿装。
为配合植物种植,沙教授及科研团队还设计了“净化无人机”,它们像银色的飞鸟般盘旋在污染水域上方,喷洒着特制的生物酶,分解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水逐渐变得清澈。
赵宇调出一群机械战士的3D模型,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手臂化作巨型钳子,有的背部搭载着混凝土喷射装置。
他一边为我们展示,一边说道:“这些智能建造机器人内置先进的AI系统,它们可以扫描废墟,精准规划拆除与重建方案。”
在模拟演示中,机器人有序穿梭在残垣断壁之间,大型机器人轻松抓起破碎的建筑残骸,小型机器人则负责清理细小的碎石。
同时,模块化的建筑材料从运输飞船中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机器人迅速将它们组装成坚固的高楼大厦,城市的轮廓在一片轰鸣声中逐渐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