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骑兵在这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一个接一个地惨叫着落马,鲜血汩汩地流,洇红了干涩的土地。
牛大力眼见局势已定,猛地大喝一声:“停!”声音如洪钟般响亮,手下众人瞬间止住砍杀动作,整齐划一地退到一旁,将五名赵国骑兵团团围住,韩三郎给手下一个眼色,三骑冲出警戒,老规矩了,本色不忘。
牛大力手持大斧,斧刃上鲜血还在不断滴落,在土地上溅起一朵朵血花。他用满是鲜血的大斧一指,声音低沉却充满威慑力:“想活命的就扔掉武器,否则……”那冰冷的语气,仿佛来自地狱的审判,让被围的五骑不寒而栗。
这五名骑兵被牛大力这杀神般的气势笼罩着,只觉得周身寒意彻骨,双腿发软,手中的刀枪再也拿捏不住,“哐当”几声,纷纷扔在地上,身子抖如筛糠,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绝望。就这样,牛大力他们成功俘虏了五名赵国骑兵。
韩三郎手下的士兵眼疾手快,在战斗结束的第一时间,立刻冲上前去捡起那颗还带着温热的人头。随后,又七手八脚地开始搜身敌军骑将。不一会儿,一块令牌被搜了出来。士兵们不敢耽搁,连忙将人头、佩戴的宝刀和搜出的东西一并交给韩三郎这位百夫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三郎将令牌交给师父,牛大力接过令牌,定睛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嘿嘿,这还是个牙将,比百夫长还大!”
韩三郎对此倒不太在意,他的目光被牙将腰间的佩刀吸引。伸手抽出那把刀,只见刀身寒光闪烁,锋利无比,竟是一柄难得的宝刀。韩三郎眼中一亮,连忙递到牛大力面前:“师父,这个正配你!等回去,师父积累了这军功,怎么也能再进一步了。”
牛大力看着徒弟递来的宝刀,心中满是欣慰。他本不太在意这刀是否名贵,可这是徒弟的一片心意,意义非凡。他伸手接过宝刀,缓缓抽出,刀身反射出的寒光映照着他满是血污却坚毅的脸庞。周围的骑兵见状,齐声高喝:“恭贺两位百夫长!”声音响彻云霄,在空旷的战场上久久回荡。
韩三郎连忙抬手止住众人的恭贺,神色凝重地低声说道:“让警戒的人回来,咱们赶快回营!”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将地上的人头一个个捡起,挂满了腰间,又四处搜寻能找到的战马,将它们一一拴好,随着警戒三骑回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营地的方向行进,夕阳的余晖像是被稀释的血水,淡淡地涂抹在他们身上,在干涩的土地上拉出一道道狭长而又略显疲惫的影子,好似一幅透着悲壮与豪迈的画卷。
韩三郎与师父牛大力骑着高头大马,神色冷峻地殿后。一路上,韩三郎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尤其是后方的动静。他们此前多次遭到赵军的埋伏,谁也不敢保证,狡猾的敌人会不会在靠近新国这一侧再次设下陷阱。
韩三郎时不时地回头张望,见后面暂时没有异常动静,心中稍安,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催马向前,追上负责警戒的六骑。此时,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只有马蹄踏在土地上发出的沉闷声响。韩三郎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放开心神去感悟。
忽然,他捕捉到一丝异样。前方转弯之处,有风悄然拂过,可那风行林间的声音却极为古怪,不是正常穿过树林的簌簌声,而是从两边绕过的细微动静,中间仿佛有巨兽一般,风儿也避开了。
韩三郎心中一凛,意识到这个转弯处暗藏杀机。此处距离新国大营已近,骑兵们经过一场恶战后,精神难免放松,正是敌人最有可能设伏的地方。
韩三郎立刻警觉起来,他深知此时必须冷静应对。他策马靠近前面的两骑,神色凝重地叮嘱道:“你们快速通过这个转弯,千万不要减速。记住,仅仅是两骑一次通过,如果前方有埋伏,对方为了获取更大战果,应该不会马上攻击。”
那两骑重重点头,握紧缰绳,双腿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韩三郎想要认证一下,三次通过的骑兵,一定会让伏兵有点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