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笑傲江湖(绿竹巷中觅知音 上)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易华伟便已起身,背上凝碧剑,朝东城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洛阳城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街边的店铺陆续打开门板,伙计们开始忙碌地整理货物,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卖早点的摊贩吆喝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子,巷子里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墙壁上爬满了青苔,石板路因岁月的磨砺而显得有些凹凸不平,偶尔有几户人家的门半掩着,能听到里面传出的轻声细语。随着他的深入,喧嚣声渐渐远去,一种别样的宁静悄然笼罩。

终于,在一处巷子尽头,易华伟眼前豁然开朗,好大一片绿竹丛映入眼帘。

修长的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竹子疏密有致,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一片天然的绿色屏障,将外界的纷扰隔绝在外。

易华伟心中暗道,应该就是这里了。

一阵悠扬的琴韵丁冬传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这宁静的小巷之中。

易华伟放缓了脚步,静静地聆听了一会,不禁感叹:“这位绿竹翁倒是好会享清福啊!”

就在他感叹之际,铮的一声,一根琴弦忽尔断绝,琴声也便戛然而止。随后,一个苍老的声音从竹丛深处传来:“贵客枉顾蜗居,不知有何见教。”

声音虽然苍老,却中气十足,带着几分洒脱与随性。

易华伟听了,不慌不忙地朝着声音的来源走去。走至门口,整理了一下衣衫,朗声道:“竹翁,有一本琴谱箫谱,要请你老人家鉴定鉴定。”

绿竹翁的声音再次传出来:“有琴谱箫谱要我鉴定?嘿嘿,可太瞧得起老篾匠啦。”

声音里带着一丝调侃,却也隐隐有几分好奇。

易华伟笑了笑,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只见一名身形佝偻,头发稀松的老人正坐在一把古朴的竹椅上,身前摆放着一张同样古旧的七弦琴,琴弦断了一根,正松散地垂落在一旁。老人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麻衣,衣角处还沾着些许竹屑。头发如雪般洁白,随意地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在脸颊两侧。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睿智。

绿竹翁见易华伟进来,并未起身,只是微微抬了抬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年轻人,你这琴谱箫谱,从何而来啊?”

“晚辈易华伟,拜见竹翁前辈!”

易华伟走上前,从怀中取出那本《笑傲江湖》的琴谱箫谱,双手捧着递向老人,说道:“竹翁,这是我偶然所得,只是我对音律一知半解,听闻竹翁在这方面造诣颇深,便冒昧前来,还望竹翁不吝赐教。”

绿竹翁接过琴谱箫谱,放在膝盖上,缓缓翻开,手指轻轻抚过泛黄的书页,突然轻咦一声,眉头微微皱起,又轻轻舒展,似乎在琴谱中发现了一些令他感兴趣的东西。

易华伟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绿竹翁,目光落在老人的手上,那双手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一些竹丝,一看便是常年与竹子打交道的手。但此刻,这双手在翻动琴谱时,却显得格外轻柔、细腻,仿佛对待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嗯,这琴谱有些意思。”

绿竹翁突然开口说道:“从这指法的编排和曲调的走向来看,倒像是出自一位高手之手。不过,这其中有些地方,却又有些古怪,似乎与传统的琴理不太相符。”

说着,他抬起头,看向易华伟,眼中闪过一丝询问的神色。

易华伟听了,心中一动:“竹翁,我也曾有此疑惑。我在翻阅这本琴谱时,总觉得有些地方难以理解,还望竹翁能为我解惑。”

绿竹翁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另一把竹椅,说道:“年轻人,坐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