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笑傲江湖(侠义)

船舱内突然陷入了死寂,只有黄河水的咆哮声从外面传来,越发显得舱内安静得可怕。

岳不群袖中的手掌不自觉地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想起二十岁那年,自己带着宁中则追杀黄河三凶。第一次看到了流离失所的灾民。衣衫褴褛的人们眼中充满了绝望,孩子们的哭声,妇女们的哀号,在他耳边回荡。那一刻,他心中第一次对“行侠仗义”这四个字产生了迷茫。那些所谓的江湖恩怨,在百姓的苦难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徒儿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师父,若侠者眼中只有江湖恩怨…”

抬头看着岳不群,易华伟缓缓开口道:“与那争食腐肉的秃鹫何异?”

轻轻一挥手指,剑气如电,扫过案上的烛台。火苗竟纹丝不动,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而铜质烛台却无声地断成两截,切口平滑如镜。

岳不群霍然起身,死死地盯着断口平滑如镜的烛台,喉结上下滚动,心中震惊不已。这般举轻若重的剑意,即便是少林方丈亲至也不过如此。易华伟的成长,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上月十五,弟子夜观星象。”

易华伟忽然转了话题:“紫微垣晦暗,贪狼星犯文昌。不出三年,东南必生兵祸。”

“华山派要做的,不是称霸武林。”

易华伟突然跪下,额头重重地磕在船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而是成为撑起华夏脊梁的泰山北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岳不群看着跪在地上的易华伟,心中五味杂陈。想起华山派的历代祖师,想起门派传承至今的艰辛,想起自己这些年为了光大华山派所付出的努力。

易华伟的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他的心间。

“起来吧,伟儿。”

岳不群长叹一声,上前一步扶起易华伟:“你所说的,为师并非从未想过。只是江湖复杂,门派之间的纷争、利益纠葛,岂是轻易能放下的。”

“师父,弟子明白。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做出改变。”

易华伟站直身子,目光炯炯地看着岳不群:“华山派在江湖中素有威名,若我们能带头摒弃门户之见,联合各派共对大敌,何愁不能荡清寰宇?”

“大业……”

船舱内,烛火明明暗暗地跳跃,光晕在四周的木板上摇曳,映出岳不群略显疲惫的面容。伫立原地,沉默了好一会儿,像是在脑海中翻拣着合适的话语。好一会,才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向窗边,抬手轻轻推开那扇雕花窗棂。

黄河水在夜色里汹涌奔腾,漆黑的河面仿若一条肆意翻滚的巨龙,涛声隆隆不断,似要冲破这夜的寂静,将一切都卷入它无尽的力量之中。岳不群的身影被窗棂框住,在昏暗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单薄。

“伟儿,你的意思为师明白。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

岳不群微微侧头,目光并没有看向易华伟,而是依旧落在那滔滔的黄河水上。好一会,才开口,声音低沉喑哑,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别说大业,只江湖之事,便远非你想象的那般简单。各派之间的恩怨纠葛,早已根深蒂固,岂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易华伟挺直脊背,稳稳地站在岳不群身后:“师父,正因为江湖纷争复杂,我们才更应该站出来,引领各派走向正道。若人人都因畏惧困难而退缩,那江湖只会越来越乱,百姓的苦难也会愈发深重。”

岳不群转过身,双脚在木板地上挪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目光复杂,上下打量着易华伟,像是透过眼前的少年,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伟儿,你年纪尚轻,或许还未真正见识过江湖的险恶。为师年轻时也曾如你这般,心怀壮志,想要改变江湖的格局。但现实往往比理想残酷得多。”

易华伟微微低头:

“师父,弟子明白江湖险恶,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有所作为。若连我们华山派都不敢站出来,那还有谁敢?”

岳不群叹了口气,缓缓踱步到案几前。片刻后,他才开口:“伟儿,你可知道,当年为师为何要争夺华山派掌门之位?”

易华伟抬起头,眉梢轻轻挑起:“弟子不知,还请师父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