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商船的逐渐增加,东非一带的货物能翻上三倍,而回程的货物顶多翻一倍、甚至只上涨五成。
为什么?因为出口的市场是由我们控制的,多供应就会价格降低,少供应就会价格上涨,朝廷肯定会用少量的大明货物换取大量的东非货物,将价值和利益最大化。
而回程的货物是要让大明的百姓购买的起,如此才能让银子流通,所以注定了不可能让回程的货物价格太高的。
一万两银子货物在海外是三万两,回来就是四万五千两,除去成本一万两,进出的税收一万一千两,以及各种运输等等成本,差不多要扣除两千两。
最终净利润是三万两,依旧是翻了三倍左右。
而大明内陆的货物,从苏州到北京,普通货物如粮食必须品等只有两到五成,丝绸茶叶等在五成到两倍,高端的如海外来的和垄断性的货物大概在两倍到五倍,甚至更高。
海贸的这个利润相对于内陆的商贸虽然高了一些,但要承担海贸的船毁人亡的风险和蒸汽机商船高额成本。
可问题是,海贸的供需可以由朝廷来调整,利润可以一直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数据上,而境内的就没法来控制,完全是由市场自行调节的。
换做是你们,你们会选择海贸还是内陆?答案肯定是海贸。
所以,综合看下来,五抽一的税率并不算高。”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手指在有规律的掐动着:“按照我的估算,单单是东非和印度半岛,每年的商税都能达到两千万两以上。
十年的时间,大明至少有七八千艘商船在海外各大陆往来,海贸商税至少能达到五千万两,
加上大明的十一个互市和大明境内的行商、坐商,每年估摸着能有一亿两的商税。
再算上田赋、售卖商船、各种技术专利的费用等等,每年朝廷有一亿三四千万两的税收和进项。
你们觉得朝廷有这么银子能不能自己修建官道?能不能让大明境内的银子给流通起来?
所以不是我们在帮朝廷的忙,而是朝廷再让我们赚银子,这其中的主次我们要分清楚。”
众人懵了,实在是这一茬他们没有细想。
经过大哥这么一算,如果朝廷调整税率为五抽一,那还真没有他们什么事儿。
这一刻,他们的脸变得羞愧之色,着实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你们是不是以为朝廷只有调整税收这个一个手段吗?”
“如果你们这么认为,那么只能说你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蠢的不行了。”
“我们先说说历史上曾经实施的手段,以及海外诸国的手段吧!”
中年男子说完思索了几息:“知道算缗吗?”
众人眉头皱了起来,缗是串钱的绳子,一缗即一贯,算是货币单位,一算等于一百二十钱,知道归知道,但并不是很清楚两者合在一起的意思。
唯有老者脸色猛地一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见众人摇头,中年男子继续道:“算缗始于汉朝,由于对外战争和内部开支的增加,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富商大贾不仅不帮助国家解决困难,反而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
为了缓解财政危机,汉武帝在元狩四年根据张汤和桑弘羊的建议,开始实行算缗政策。
()
但随着商船的逐渐增加,东非一带的货物能翻上三倍,而回程的货物顶多翻一倍、甚至只上涨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