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当时听到曹皇后这番话,刘荣那早已坚如磐石的心底,那也是有点感动的。
随后,刘荣也是顺从接受了曹皇后的建议,借着酒劲,为宗庙、社稷耕耘了一下下。
这不,就那么一下下,就出暴击了。
只能说,老刘家的皇帝出暴击,那是有点说法的。
——太祖高皇帝一发入魂,暴击暴出来个太宗孝文皇帝;
先帝老爷子勉为其难,暴击暴出来个影响东、西两汉四百余年历史进程的长沙王刘发。
现如今,轮到刘荣出暴击了。
鬼知道刘荣这次暴击,最后会暴出来个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
说回眼下。
刘荣留下血脉,且不说最后生下来的是男是女——甚至于,且不论最后能不能顺利生下来;
单就是有人怀了刘荣的种,对刘荣而言,就已经是一个重大利好了。
在此基础上,孩子最终能出生更好,生下来的是男孩儿最好。
刘荣却无所谓是男是女了。
毕竟两世为人,这是刘荣头一回,感受到即将成为父亲的奇妙感觉……
“嗯~”
“拟诏;”
“依长沙王太后唐氏惯例,进椒房殿马氏,为良人。”
刘荣含笑一语,却当即惹得一旁的周仁上前劝阻。
“方才,皇后传来口信,说是替马氏,向陛下讨一份封赏……”
闻言,刘荣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恩,确实还是有曹皇后去给更好一些。
明白过来,刘荣也没多纠结,当即点下头:“即使如此,便让皇后走一趟长乐。”
“毕竟后宫封赏事宜,终归是要皇祖母拍板。”
“朕这边,皇后就不必忧虑了。”
做下交代,刘荣便佯装出一副淡定模样,装摸做样的处理起了手中文档。
显然是在做样子给朝堂内外看:朕,真的没有那么激动。
还是那句话;
自有汉以来,从太祖高皇帝到孝惠皇帝、从前少帝到后少帝,从太宗皇帝到先孝景皇帝,再到刘荣——前后七位汉天子,六次皇位传承,有且仅有一次,是完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也就是太祖高皇帝,传位嫡长子:孝惠刘盈。
此后,孝惠皇帝传位于庶长子:前少帝刘恭;
前少刘恭为吕太后幽杀,其庶弟刘弘即立,为后少帝。
诸吕之后,后少帝惨死街头,太宗皇帝旁支代嫡,入主大宗。
而后又是传位庶长子:孝景刘启;
孝景皇帝传位庶长子:当今刘荣……
过去这些年,汉家由上而下,一口一个‘嫡长子继承制’,结果到头来,愣是只有一个孝惠皇帝,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
已经到极限了。
嫡长子继承制,与汉室皇位传承之间的悖论,已经达到极限。
再有一代——只要刘荣再来一次‘传位庶长子’的操作,那华夏文明从此往后,将再也不会有什么嫡长子继承制,乃至于嫡庶之别的说法。
道理很简单:皇帝老子都传庶子,凭啥让俺传嫡子?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吧?
我不管!
我也要立庶子!
听上去,是不是没什么大不了?
对于底层百姓、农户而言,确实没什么大不了。
——因为人家别说姬妾了,连娶媳妇都要费老鼻子劲儿;
所有孩子都是妻子所生,所有孩子都是嫡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庶子。
刘荣要以身作则,让皇室传承重新回归嫡长子继承制的本质,也从来不是针对底层。
往浅层次说——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皇室传承的稳定。
即便刘荣是既得利益者,也还是不得不承认:嫡长子继承制,是最有利于皇位传承、政权交替的制度。
因为皇位传承,无外乎‘嫡长子继承制’的立嫡立长,以及歪门邪道般的立贤。
立嫡立长,是能确定的、一目了然的。
嫡就是嫡,长就是长;
但立之以贤,是有极大主观因素影响的。
你觉得你贤,我觉得我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