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赛季的故事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尾,虽然科比在赛后说“去他妈的”,虽然阿甘夸赞了勇气,虽然科比知道没有人敢出手只有他敢。
但这三次三不沾还是成为了科比整个夏天最大的梦魇,几乎所有关于他的文章都在围绕这件事做文章,采访、活动、电视节目,大家都在谈论这个球。
从一开始大家也夸赞科比的勇气,到:
“为什么连筐都不沾?”
“为什么一次两次不中,你还敢投三次?”
“如果不是阿甘补篮,你根本不敢出手吧。”
“科比-布莱恩特想当英雄想疯了。”
“乔丹大学时就绝杀拿到ncaa冠军了,同样的年龄,科比根本做不到。”
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情发酵,尤其是总冠军归属确定后,NBA进入漫长的长草期,大家需要一个话题去打发时间。
“甘vs乔”的话题已经说烂了,况且这次阿甘又没打进总决赛。
爵士在输掉总决赛后,很快离开大众视线,就像被超级英雄击败的反派雪怪,及时退场。
这时候大家发现,投出三个三不沾导致开拓者输掉抢七的科比是最好的话题集火点。
虽然他背后也有资本在支持,可他还缺少成就,没有势力,更缺少足够的球迷群体拥趸。
所以这时候批判和调侃科比是一件相对容易,低风险,高收益的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其中。
包括一些球员,像猛龙前锋沃尔特-威廉姆斯就说:“从高中直接跳入NBA,就像是一个处男和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40岁中年妇女同床共枕,你最好大幅度提升自己的球技,要不然你就会被羞辱。”
科比高中生球员的身份依旧会被拿出来说事,很长时间里这都会成为批评者攻击他的理由。
而科比回应的方式很简单:疯狂训练。
抢七结束后第二天,科比就回到波特兰开始训练。
他没有找球队帮忙,而是自己找了所学校,租下球馆开始练习投篮。
对于媒体上的攻击、批判,科比没有做任何言语上的回击,始终保持沉默。
到了7月份,开拓者接连得到萨博尼斯、穆林、布雷洛克,人们意识到那支实力超群的开拓者很可能要回来了。
而科比,科比还能在新的开拓者中找到位置吗?他还有机会连续三次出手不中,阿甘还给他传球吗?
等到训练营开始的时候,科比会不会还在轮换阵容中?这一切都是人们的疑问,很多人在等着看笑话。
很多球迷喜欢科比,但不喜欢他的大有人在,这小子总是一副拽拽的,目中无人的样子,确实不讨人喜欢。
夏天,科比参加阿迪达斯为他举办的球鞋发布活动,在19岁这个年纪,他拥有了自己的一双签名球鞋:KB8。
这双黑白配色的球鞋在外观上非常超前,早已不是当年匡威的帆布鞋制式,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科比由此成为最年轻的拥有专属签名球鞋的篮球运动员,这为科比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收益和大量广告宣传,同时还带来了不小的争议和针对。
因为联盟很多老将都没有自己的签名球鞋,他们在联盟多多少少功成名就,论数据、荣誉,都远超科比这个愣头青。
结果科比这个在西决抢七投出三个三不沾的家伙,竟然能有自己的签名球鞋?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
于是,针对的科比的批判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尖锐——据说这些都和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耐克以及Avia有关。
NBA的竞争无处不在,因为经济利益越来越大,到处都是明争暗斗,商业因素经常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像这次开拓者成功签约萨博尼斯,就遭到了很多球队的反对,认为开拓者明明已经工资超帽,怎么还能签自由球员?
开拓者给出的理由是,萨博尼斯过去是开拓者的球员,最近四年他虽然离开了开拓者,但他并没有签约NBA其它球队。
所以,开拓者手里还握有萨博尼斯的伯德权,可以在超帽的情况下签约,不受工资帽的限制。
这一解释遭到了包括公牛在内诸多球队的抗议,杰里-克劳斯等人一路闹到了纽约大卫-斯特恩那里。
结果大卫-斯特恩却说,劳资协议里对这方面的规定确实没有详细说明,会加入备忘录,在新的劳资谈判中完善。
然后?没有然后了,对于开拓者这次签萨博尼斯自然是算了,都说了以后再完善了。
求告无门,萨博尼斯的回归无可阻挡。
斯特恩让萨博尼斯回来,一是出于商业考虑,加强开拓者,让他们在总决赛和公牛相遇,收视率绝对爆炸。
二来当然是践行承诺,在甘国阳多方工作下,劳资大谈判前经纪人群体的躁动情绪得到安抚,超级大合同没有诞生。
以凯文-加内特为首年轻球员得到了超额的收益,总体在可控和可理解的范围内,NBA自由市场安定、繁荣。
所以,大卫-斯特恩自然要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让步,不追究开拓者钻劳资协议的漏洞。
还有像穆林、布雷洛克的交易,细究的话都有一定的瑕疵。
但联盟办公室都不予追究,快速批准、通过了交易,让开拓者组建新阵容。
开拓者这种“耍赖”的行为引起了众多球队不满,但凡了解四连冠开拓者的都清楚,这个立陶宛巨人对阿甘有多重要。
作为阿甘的影子武士,有萨博尼斯在侧的甘国阳才是最强的。
更不必说,开拓者又接连拿下了穆林和布雷洛克。
穆林弥补了开拓者锋线的问题,开拓者一直缺少一个锋线的投手和组织者。
而布雷洛克则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后场防守和外线三分。
布雷洛克本赛季入选了防守第二阵容,并且他是联盟防挡拆最好的控球后卫。
这无疑就是冲着约翰-斯托克顿去的,西决开拓者外线被斯托克顿打得太狼狈了。
而老鹰之所以放走布雷洛克,主要是布雷洛克的进攻效率太低,他的两分球命中率一直在45%左右徘徊。
老鹰这个球队太贫攻了,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攻击手,以及在二号位有一个可靠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