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生产爬坡

江资对于员工的要求非常苛刻,王重和夏宛一时间争执不下,工作人员急匆匆表示刘栋电话。

“宝成和华新合并,按照协议,100名一线工人脱岗培训,进入钢厂,现在钢厂拒绝接收员工,员工来宝成闹事。”

“什么?”王重阴沉脸,他最讨厌嘴上一套,内心一套。和甘笛接触,认为社会都是好人,其实糟心事才是常态。

“刘栋厂长,合并后,生产还缺人吗?”

刘栋苦笑:“即便合并后甩点包袱,依旧臃肿,说实话,实在是难以接收。”

纺织等轻工业开始不断南下,重资产的滨海市确实难以招架,生产开工率不足,不然他也不会把车间裁撤,并到钢厂。

“给我接吕厂长,签订接收协议反悔,像话吗?”

对面知道是挨骂角色,替领导挡驾,工种差距,钢厂在郊区的郊区,没班车,要做长途车或者小火车上班,每周回家一次,纺织工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不情不愿的,两方施压,皮球又踢给改制小组。

“厂长的意思是应该又对口的纺织企业接收,现在是员工抵触,和钢厂无关。”

王重头皮突突突跳动,扯皮,无非是当初以势压人,钢厂不情不愿,现在鼓动纺织女工谋求好处。

会闹的孩子有糖吃,问题是在我这里行不通。

“夏总,不好意思,我们改日再谈。”

夏宛淡然拎着包,坐上她的奔驰。

王重揉揉太阳穴,抄起电话愣住,怎么突然会认为甘笛有办法解决?自己从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谈判破裂,现在压力很大。

想了想穿上外套,去现场实际调查。

【宿主今天打卡完成,打卡增幅105,打卡金额205元,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获得额外工资20元。】

甘笛调出面板,员工状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报警。

疲惫状态。

三个月扭亏为盈,被甘笛反复谈起,现在成为公司员工加班的动力,生产上已经满负荷运转,不过织机不称手,培训不足,断线、停工检查是经常事。

所以满负荷,也是产能爬坡阶段。

受制于系统人员雇佣上限,极地公司一线工人短缺,田健拼命加班,这样下去肯定会出事。

“田主任,明天停两个班,现在效率不高,织机断头率高,女工们一个人照看几台织机不现实。”邹亮建议道。

“时不我待。”

田健是救火队员,一直顶在一线,邹亮蹙眉,上报的加班表平均加班已经超过30小时,特意告诉人事没有报告董事长。

现在报纸都在冷嘲热讽,等着极地公司的笑话,他回头看着39天的倒计时,这还没算销售的时间。

这不是赌气时候,成本是一方面,时间效率是一方面,不能立下军令状就无畏拼命。

“田主任,真不是大家不努力。”邹亮拉住他,“咱们用的剑杆织机输出不一致,每台机器大纬引纬尺寸误差对输出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