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万民请称王

一听赵云答应称王,沮授等人再拜,山呼:“我王万岁!”

定下称王决议后,自然是确定国号环节……

只见,堂中近百位官员起身归列……

随即,兵曹司司长班远,当先出列道:“昔秦失其鹿,群雄逐之,高帝兴于汉中,即以“汉”为国号;今,我王兴于代地,故臣请以“代”为国号!”

班远第一个发言,赵云有些意外,不过班远提议以“代”为国号,他倒不意外。

因为班远本身就是代郡人,也是最早跟随他的老人,提议用“代”为国号,也在情理之中。

“臣等附议!”

盐铁司司长韩珩与几名出身代郡的官员,当即躬身出列附议。

对此,赵云不置可否,展目堂下:“诸君,国号乃国之根本,望诸君戮力,以定国本!”

赵云话语刚落,于堂中尾列的邯郸丞刘邵,躬身出列道:

“我王乃武灵王之后,且河北大地多为赵地,故臣以为,当以“赵”为国号,承武灵之志,重铸大赵雄风!”

“臣等附议,请我王承武灵之志,重铸大赵雄风!”

刘邵此言一出,瞬间得到冀州出身的官员附和,因为冀州本就是赵地,他们冀州人也是正宗的赵人。

一听此言,幽州出身的官员不乐意了,定都邯郸,你们冀州人本就占了大便宜,如果再以赵为国号,那我们幽燕人,不就是边角料了吗?

只见,幽州系鲜于银,连忙出列道:“我王起于代郡,兴于幽燕,故臣以为,当以“燕”为国号。”

“臣等附议!”

鲜于银的提议,马上得到幽州系官员的支持,因为幽燕确实是赵云壮大的基石。

而并州出身的官员一见,好家伙,你们以地理论国号,那我们并州,比你们幽州还早归属大王统治。

只见,郝昭的老爹郝安出列道:“我王乃赵氏王裔,当不忘赵氏龙兴之地晋阳,且我王,今尽纳三晋之地,故臣以为,当以“晋”为国号。”

赵云意外地看了一眼同样位于尾列的郝安,这各抒己见的四人,虽然在堂中地位不高,但这何尝不是麾下各派系之间变相的逐角。

还真应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

而派系,对于君主来说,不可或缺,但也要有个度。

赵云看了四人一眼,依旧不置可否,而是不着痕迹地瞥了贾诩一眼。

这老狐狸,从来不与人拉帮结派,就连子女的婚姻都不与任何官员结亲,可谓是明哲保身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