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将作监,马大匠的奏章!”
大殿内,领事太监谢颃见赵云即将阅览完一本奏章,躬身递出下一本奏章。
一听是马钧的奏章,赵云有些期待,一个月前,他亲自去武安军工城,试射了马钧打造的连弩。
不过,当时连弩杀伤力不足。
于是,在与马钧商讨一番后,马钧说如果放弃单兵操作连弩,增大连弩的体型和拉力,他可以使连弩由十连射,变成五十连射,对敌方形成箭雨覆盖。
当时,赵云一听大喜,对他来说五十连射,完全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加特林。
如今,已经一个月了,看来是有成果了,不然马钧岂会在大明建立的第二天,来扫他的兴?
赵云兴奋的展开奏折,里面马钧说五十连弩,他已试射成功,八十步内破甲,并且他将连弩的手动拉杆,改成了脚踏。
如此一来,两名士兵一左一右同时蹬动踏板,就能发射连弩。
不过,缺点是连弩增大体型后比较笨重,另外对于操控连弩的士兵要求高,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形成默契。
“哈哈哈,马大匠不愧是我大明百匠之首,传旨…赏马大匠黄金百斤,骏马一匹!”
看完马钧的奏章,赵云非常振奋,对于马钧说的连弩笨重和兵员操作要求高,赵云觉得有得有失,再正常不过,当即就要大赏马钧。
接着,赵云又道:“再传旨军器监,全力打造德衡连弩,年底交五千具连弩给朕!”
“诺!”
谢颃躬身应诺,随即又指挥候在殿中的小太监去中书省传达帝命,让中书省拟旨。
刚放下马钧的奏折,谢颃又呈上一本。
“陛下,这是礼部田尚书上呈的奏章!”
赵云接过奏折,阅览了起来;奏折里,田畴说昨日称帝大典结束后,草原诸部首领向礼部请辞,说再过半个月草原就要下雪了,他们害怕大雪阻路,回不了各自的部落。
拿着手中奏折,赵云沉吟了起来,他将草原诸部首领叫来邯郸,一是向天下展示他的威望,二是让草原蛮子长长见识,别他娘的夜郎自大,自我感觉很牛逼。
当然,也有让草原诸部来孝敬他的意思,毕竟这次就收了草原诸部两万匹战马,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如今,这三个目的都实现了。
按理说,他应该放这些蛮子回草原了,但称帝后,他的心态也变了,他认为北疆要想久安,唯有将鲜卑同化,让鲜卑人成为大明的子民。
但这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如果手段过激,鲜卑人肯定会反叛,那么反而坏菜了。
沉吟半晌后,赵云似乎有了许些方向,对谢颃道:
“谢卿,派人去礼部,朕今晚要在章武殿设宴,为草原诸部首领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