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周瑜对孙策所说的机会是什么,我们的视线来到益州…..
成都。
这里是益州政治中心,也是汉时五大都会之一,经济非常繁荣,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汉代的北上广深。
七年前,心怀不轨的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由,向灵帝刘宏提出废史立牧。
而当时,灵帝为应付各地叛乱,遂采纳了刘焉的提议,挑选朝中重臣出任州牧。
一开始,刘焉本想跑到远离中原的交州,躲避世乱。
但有一个与刘焉要好的朝中大臣叫董扶,当董扶知刘焉所谋后,就告诉刘焉益州有天子之气。
一听这话,心怀不轨的刘焉,打消了去交州的念头,改向灵帝请命去益州,收拾横征暴敛的益州刺史郤俭,整饬吏治。
这时,又有一个在朝中为官的益州本地人叫赵韪。
当赵韪听闻刘焉要去益州,便弃官跟随刘焉入蜀。
不过,当刘焉还在前往益州的路上时,益州刺史郤俭就被黄巾余孽马相、赵祗二贼弄死了,并自称天子。
本来刘焉一时间是没办法平乱的,但有一个叫贾龙的益州本地人非常牛逼,组织人马击败了马相、赵祗二贼。
随后,贾龙迎刘焉入蜀,开启了刘焉对蜀地的统治。
一入主益州,刘焉首先拉拢一批当地豪强,接着又打杀一批益州豪强,从而确立了刘焉对益州的统治地位。
另外,刘焉又一边培植随他入蜀的东州士人,用于制衡麾下本土益州豪强,其中东州代表人物就有庞羲、吴懿等人。
稳定益州局势后,老狐狸刘焉便开始实施他的割据梦,派姘头卢夫人之子张鲁,攻打汉中太守苏固,以此切断益州与中原的道路。
随后,因中原战乱,刘焉又大量接收来自南阳、三辅等地的数万户流民,从中挑选青壮组成了东州军。
自此,刘焉培植的东州派,正式在益州站起来,成为刘焉平衡益州本地派的核心力量。
在两派的互相制衡下,刘焉巩固了自己在益州的统治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益州土皇帝。
但刘焉没当两年土皇帝,在去年就一命呜呼了。
这个时候,当年跟随刘焉弃官入蜀的益州本地豪强赵韪,已经是益州本地派代表人物。
于是,赵韪就推举刘焉第四子,刘璋为州牧。
但刘璋显然没有其父刘焉的本事和手腕,刚坐上州牧宝座,汉中张鲁就不鸟刘璋。
说起张鲁,就不得不从张鲁的家世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