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利与弊!南京很居中啊!

文华殿内,气氛凝重而热烈。

李祺神色格外认真,眼眸紧紧地盯着太子标,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微微向前倾身,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说道:“一旦老头子迁都北平,北方势必成为大明的统治核心,往后经营的重点也会逐渐向北转移。如此一来,大明对南方那些蛮夷之地的威慑力定会大打折扣。你可千万别忘了,咱们当下正全力经略南洋,像安南、占城这些地方,那可是必须要纳入大明版图的。只有将它们拿下,才能把我大明的影响力延伸到南洋,稳稳确保南洋始终掌控在我们手中。”

“倘若真的迁都,那安南、占城等地,可就麻烦大了。自五代吴权那会儿起,它们就已经独立建国。就算咱们凭借武力把它们打下来,也必定会遭到安南各个阶层民众的强烈反抗,从此陷入无尽的纷争,多事之秋也就此拉开帷幕……”李祺缓缓地摇着头,脸上布满了忧虑之色,那眉头拧成的结,仿佛藏着无数的担忧。

“这个时候要是朝廷再迁都,对南方地区的统治力自然而然就会跟着下降,这对咱们经略南洋可是极为不利啊!”他加重了语气,眼神中满是焦急。

太子标听着李祺这番话,原本平静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心中暗自思量,李祺所言确实在理。

他猛地站起身来,动作急促,椅子在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快步走到一旁的书架前,伸手在众多书卷中翻找,很快就找到了那卷堪舆图。他迅速将其摊开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地盯着地图,仔细地端详着每一处细节。

“照你这么说,先前我们确实是疏忽了这一点。”太子标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沿着海岸线、山川脉络,似乎想要从这张图中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但若不迁都,同样存在隐患,南北失衡这个问题如今是越来越严重了!”

“南北失衡可以解决。”李祺语气平淡却又充满自信,淡淡地开口道,“但南洋绝不容有失。”

说起历史上的安南之事,那可是一段波澜起伏的过往。永乐皇帝在位时,曾一度成功攻克安南。当时,安南陈朝陷入内乱,外戚胡季犛篡位成功,建立起胡朝。陈朝的旧部无奈之下,向明朝求救。朱棣得知后,派兵护送逃亡到明朝的陈天平归国复位,可没想到竟被胡朝士兵设下埋伏残忍杀害,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朱棣。

永乐四年七月,朱棣大手一挥,派朱能、张辅,沐晟领军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安南。那场面,军旗招展,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不到一年的时间,强大的明军就成功灭亡了胡朝。永乐五年六月,大明顺势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这标志着中原王朝时隔四百余年,再次统治越南北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交趾地区,自五代吴权以来,就已独立成国。张辅之所以能够顺利平定安南,主要是因为胡氏政权平日里多行苛政,百姓们怨声载道,民心早已背离。大明皇帝应陈天平之请,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承诺复立陈氏子孙中贤能之人,这一举动自然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欢迎,当时看来,不失为仗义之举。

可谁能想到,朱棣转头就违背承诺,草率地决定将安南收复,直接把安南设为郡县,改为交趾,由大明朝廷直接管理。这一下,可彻底激怒了安南子民,他们将汉人视为入侵者,从此交趾地区反叛不断,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