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吴信终于回想起了…

【大夏四年三月十五日,被你命名为—《百姓做主》的战争,爆发了。】

【在你的双管齐下之下,大量的百姓自发的拿着棍棒跟随着替天教的军兵们攻打起了邬堡。】

消息落下,画面流转。

【无数百姓包围着一个又一个邬堡,在替天教军兵的指挥下,直接发起了冲锋。】

“啧,这真的是我么?”

而看着这一系列目不接暇,又有条理的消息与画面的吴信则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

毕竟什么大宋的“免役法”他不懂啊。

他只记得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个改革政策。

至于其他的…嗯,不记得了。

更别说还有许多奇怪的政策他更是想破脑袋都没有一点印象。

就比如…

【大夏四年三月十六日,一条又一条的好消息从四处传至邺城。】

【在替天教的引领下。】

【士族豪强们的抵抗是那么的弱小。】

【他们被淹没在百姓的汪洋大海中,垂死挣扎。】

【但这并没有出乎你的意料。】

【因为你早先的收缴兵器等准备就是为了这一效果。】

【于是在发现并没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后,你很快便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上——变革之后的治理。】

【士族豪强身为统治阶级,在被大量清除后,替天教此前在并州出现的治理人才不足问题再次凸现。】

【百姓目不识丁,而你后备准备的人才也不足以填补着大量的权利真空。】

【这很容易导致出现秩序的不稳定。】

【虽然你暂时靠着军队管制,压制住了,但终究不是长久之法。】

【因此,在与林忠和你岳父等人的商议下,他们在你提出的各种各类的想法上,开始采用一种极简的制度,也是让文盲也能暂时运转的制度用以管理。】

【所有事情,一切从简。】

【税收、粮草、兵器库存皆用古法——以不同色彩的绳结记录。】

【收税时,核对不清,将受到惩戒。】

【政令,不用文书,改为士卒亲自跑村喊叫,言语简洁,尽可能让百姓理解。】

【例如——】

【满岁男丁,自带干粮,前往邺城干活。】

【但这依然只是暂时之计,不可长久。】

【因此,在吩咐下方实行这些政策的时候,你又开始考虑选拔基层的治理人才。】

【依旧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