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苏绾消息思索了一会的荀瑾瑜缓缓开口。

“内部矛盾上,她虽然勉力化解,然对于我们作出的佯攻之态,依旧只守不攻。”

“此非持重之策,实乃露怯之相。”

轻摇折扇,荀瑾瑜清冷中带着冷静的声音继续回响在不大的牢房内。

“这说明她对于跟我们进行决战心中无底,更不可能跟我们进行决战。”

“因此,这将和她势力内部的矛盾一样成为我们的决胜点之一。”

“何以见得?”

闻言,苏婉清一边紧盯着眼前的凉州地图,思索着下一步进军路线,一边顺势出声,接过了荀瑾瑜的话头。

“我虽然赞成你说的她不敢决战这点可以成为决胜点之一。”

“但内部矛盾上,我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我这个废物姐姐虽然缺乏气魄,但在解决内部问题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说到这,苏婉清顿了顿,随即不满的“啧”了一声:

“不然她早在之前我的阳谋中崩溃了。”

“不,还是一样的。”

“就算她再怎么维系,内部矛盾她依旧解决不了,存在巨大的破绽。”

对于苏婉清的话,荀瑾瑜摇了摇头,声音依然毫无起伏。

“虽然她一直在试图向着胡人政权转变,希望接纳夏人的力量,来强大自身,也明白她现在的统治不过无根浮沉,只有嫁接夏制才能扎根。”

“但她还是太缺乏铁血手腕了。”

“她想维持胡族与夏人的平衡,采用儒家仁德安抚百姓,用士人制夏人没错。”

“但在对待鲜卑人身上,却错了。”

“她不采用严刑峻法整顿鲜卑贵族,以雷霆之势诛杀鲜卑犯罪者,而是全面倒向鲜卑人,只会让矛盾更深。”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就是这个道理,而两个民族更是如此。”

“而且,不提别的。”

“光是她明明全面倒向了鲜卑,首先维持住自己的基本盘,但对待夏人却依然怀有仁慈之心这点,我是不理解的。”

“明明还算不错的解决方法,权宜之计,非要埋下巨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