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议大劫难

那这大劫难的时间的间隔是根据什么情况来决定的?

是根据不同种族之间的实力?实力越强的种族,遇到的大劫难有越强?

是根据种族之间的天命?天命的多寡,决定着间隔时间的长短?

是根据种族平时的行为?守序或者混乱决定着时间的长度?

又或者是根据种族的因果?

还是由其他什么其他的因素所决定?

正在张致心里思索之时,孔子教授则是继续说道:“两次大劫难之间时间间隔长短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任何规律的。”

“比如,那最长的四百零五年的那个种族。”

“按道理,一般的种族在遇到大劫难之后,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还有应对大劫难的经验,对于应对后面的大劫难自然是举重若轻。”

“但实际上,这个种族仅仅只坚持了五波大劫难便被灭族了。”

“还有,那个大劫难间隔仅仅只有三十六年的种族,坚持了四波才灭族。”

“那仅仅只坚持了两波的种族,大劫难之间的间隔乃是七十二年。”

“而度过了十一波大劫难的那个种族,大劫难之间的间隔乃是六十三年。”

“我们这些人研究了许久,想从这七个种族所遭遇的大劫难间隔的时间和他们所坚持的波次找出一些大劫难间隔的规律。”

“但可惜的是,除了留了诅咒之书的那个种族之外,其他六个种族和你提供资料中的那个种族一样,根本没有多少信息。”

“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些种族之间实力的强弱,不知道那些种族的修炼途径,也不知道这些种族平时的行为。”

“因此,我们根本没办法推断为什么不同种族之间的大劫难间隔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也不能确定,不同种族之间的大劫难的难度是否是一样。”

“更不能确定,为什么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种族能够度过大劫难!”张致听到这里心里很是疑惑,心想既然这样,那你们是怎么确定需要找到准确的办法才能度过那大劫难呢?

孔子教授似乎猜到了张致心里的疑惑,缓缓开口说道:“所以,我们一开始对交易给我们资料的那个异族根据这些资料推论出的结论有些奇怪。”

“从那些资料之中,我们仅仅只能得知六个种族所面临的大劫难间隔的时间,以及他们坚持的波次,根本没有任何其他信息,他们是如何能够确下个结论呢?”

张致听到这里心里也微微点头,心想的确,有效的信息实在太少了,那个和人族交易的异族是,如何下这个结论的?

莫不是是为了误导人族?

毕竟,这种根据已知资料给出的结论,即便是错的,交易神殿也不会认为对方有欺诈行为。

这是孔子教授继续缓缓说道:“那个交易的异族给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

“他们认为,多元宇宙之内,绝大部分的种族突破这主神境,或者主世界屏障,有着极大的偶然性。”

“换句话说,很多种族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能够突破那主神境或者主世界屏障,所以,直到某位存在莫名的开始突破,他们才会恍然:原来,这便是突破主神境或者主世界等阶的屏障啊。”

“因此,无论他们是什么种族,无论他们走的是什么修炼途径。”

“绝大部分种族在突破主神境屏障之时,实力相差并不会很大。”

“既然实力相差不大,那么为什么大劫难间隔的时间和坚持的波次会相差这么大呢?”

“和我们交易的那个种族认为,这之间肯定有着一个东西能够决定大劫难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威力大小。”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

“但是他们认为,如果某个种族能够让降低这种东西对种族的影响,那么,这大劫难间隔的时间便会越久。”

“目前已知的种族最长的间隔乃是四百零五年,如果要是其他种族能够降到这个种族的十分之一的话,那间隔的时间岂不是就能达到四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