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武阳关比起金铃关更加坚固,也挡不住那种火炮的轮番轰击。
其实按照地形的险要程度来看,金铃关在整个南方朝廷的所有城池之中,算是最为险要的一处。
不过由于金铃关的地形局限性,无法布置更多的军队驻守。就是当时的三十来万蒙古军队,已经达到了极限,完全发挥为了蒙古人作战灵活机动的特点。
如果不是冷锋的手中有火炮这种攻城利器,就算是在装备了枪械这种热武器的情况下,都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才可能拿下金铃关。
武阳城的面积,比起金铃关要大上十来倍,而且地形也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险要之地。就算是用火炮进行轰击,对于武阳城来说,也有很大的开阔空间可以躲避。
而且在国师得知了冷锋的军队之中,有火炮这种武力巨大的远程武器之后,就已经对武阳城的防御工事进行了优化布局。
一种类似于壕沟掩体的防御措施,也在武阳城中被全面推广开来。
不得不说,国师在战争方面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他虽然制造不出那些热武器,只是经过一次战斗,就发现了在当下这种条件之下,如何正确有效的应对这种攻击。
当然,这也只能是被动的承受性防御,同样抵挡不了炮弹的轰炸。
不过诸葛隆中并没有炮轰武阳城,他似乎和冷锋一样,都保持了这种静默状态。
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是冷锋和诸葛隆中共同制订的,他们对蒙古人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是真实的,但是也没有想过要这么快就和蒙古人决战。
毕竟这个天下的局势还很复杂,不仅仅是要解决蒙古人的问题,还有和南方朝廷之间的矛盾才是最大的。
对付蒙古人好办,毕竟双方的阵营天生就是敌对关系,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打。
但是南方朝廷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他再怎么腐败,冷锋要对他们出手的话,也得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
其实对南方朝廷最好的出手时机,就是当初杨家和朝廷封锁临江城的时候。那个时候冷锋无论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都可以找到很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