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火,就要发泄出来。
“胡指挥!”
“末将在!”
“看到对面驻守的杭州兵了吗?”
胡则会意,一挥手,喊了一声:“列队!”
丹阳火器营左厢军快步上前,一千人,分三列,前中后,场地受限,每一列只能容纳二百人。
“全军装填!”
“火绳点燃!”
“听令射击!”
五百米而已,吴越军队集结完毕之后,一眨眼的功夫,就冲了一半路程,看到一动不动、原地转圈的唐军,兴奋极了。
南唐火器营士兵也很兴奋,他们训练了大半年,每天装填、举枪、射击、交替等动作,一遍又一遍,练得想吐。
如今,终于实战了。
胡则立于阵前,拔剑向前,“射击!”
“砰砰砰砰——”
扣动铜片连杆,燃烧的火绳,凑近了枪体上的火药池,颗粒均匀的火药被点燃之后,迅速在枪膛内形成高压爆炸气体,推动滚圆的铁弹丸,沿着枪管发射出去!
火舌也从枪口喷出,短短一瞬,铁弹丸就被火药加热,变得通红!
随着炸裂的声响,眼前,腾起了一阵硝烟。
一个弹丸,如同一颗流星,三百颗弹丸,如同一片流星雨,覆盖到对面吴越军队身上。
噗噗噗噗——
胸前、手臂、眼眶、大腿、膝盖、嘴巴、眉心……滚烫又高速运动的弹丸,毫不留情的“镶嵌进入”了人的身体。
西关门驻军,冲在最前面的上百人,没有任何挣扎、犹豫,干净利落地倒地,死透透!
第一列射击完毕之后,在肌肉记忆指挥之下,本能地向后退三步!
一边退后,一边从腰间拿出猪油纸包,用嘴巴咬开,开始装弹丸、填装火药!
与此同时,第二列火器营士兵,变成了第一列,平静举枪、瞄准之后,一轮齐射!
“砰砰砰砰——”
“噗噗噗噗……”
射完之后,第二列与第一列动作相似,第三列变成第一列,与此同时,第一列向前一步,变成了第二列……交替循环!
标准的“三段击”火绳枪战术!
历史上,最早发明这一战术的人,是明朝大将沐英,在公元十四世纪末期。
李煜将这一战术应用提前了四百年,杭州,何其幸运,又何其不幸,成为火绳枪的“首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