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看了一眼陶厓,问道:“陶卿,你回常州之时,苏州米价几何?”
“百钱一升!”
“价格最高了吗?”
陶厓摇摇头道:“依臣看来,往前青黄不接,若朝廷不派发粮食,苏州,不,整个中吴地区的米价,还会继续涨。”
陈乔不可置信:“这,不可能吧?苏州怎会缺粮!”
“为何不能缺粮?”
说这话的时候,李煜看了一眼陈金秋,秃脑袋脸一红,立即低头。
“众卿,可还记得当初朕定下的买鹿之策?”
刘政咨、陈乔、徐铉一震,对啊,把这个忘了!
当初,十大皇商集资,以苏州为中心,大举收购粮食!
不仅如此,在知名大禅师“觉悟”的忽悠之下,苏州城中富商、官员等筹措了大量粮食,打算运到淮南赈灾,这件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钱俶也是知道的。
“还有一件事——”李煜环视一周,冰冷地说:“攻打苏州的过程中,包括府库在内,城中大粮仓焚毁殆尽!”
一片哗然。
接二连三,有意无意,这么折腾几下之后,苏州存储的粮食就真的不多了。
需要说明,不是说吴越没有粮食,只是中吴地区、苏州城中,二、三十万人没有粮食,想要粮食就得调运,可调运就得……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煜。
够狠!皇帝,还是你狠!人为地创造饥荒!
想要运粮,就得大量商人参与,可大唐已经占据了整个环太湖地区,无论是陆运还是漕运,想要过去,都得看大唐军队同不同意!
大唐军队听谁的?当然是李煜!
“众卿,你们要知道,十大皇商为了实施买鹿之策,当初可是花了不少钱的……这些钱,也得让人家赚回去。”
陈乔脸色发白,问道:“陛下是想要,低买高卖?”
“高一点就行,最起码,得把借钱的利息凑出来。”
“可,这与大唐宝钞有何关联?”
李煜一笑,说道:“很简单,十大皇商垄断中吴粮食供应,想要买粮食,就必须兑换大唐宝钞,再用大唐宝钞去买粮食。只要卖粮食的时候,设置一个标准就行了。”
刘政咨、张佖等人听懂了——
比如,有人用一百枚铜钱,去换了同等价值的大唐宝钞,但买粮食的时候,最多只卖五十个钱的粮食,这样,就有面值五十的纸币,留在了自己手里。
那么,有人反复排队,一定要把纸钞花出去,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