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质地通透,其上雕琢的繁复花纹精美绝伦。
在光影变幻间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来自遥远西域的神秘故事。
张长史的目光不时扫向那半块琉璃,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与思索。
他与这两位灰衣客低声交谈着,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外界的一丝风吹草动所察觉。
他们谈论的内容,如同被这晨光中的七彩光晕所笼罩,充满了未知与神秘。
“三日后巳时,难老泉会有一场'水龙戏珠'。”
为首的那名灰衣客,操着生硬的官话说道:“晋王殿下的贺礼,该登场了。”
与此同时,在上元县西城区那略显嘈杂的街巷中,一间铁匠铺格外引人注目。
虽然铺子不大,却弥漫着一股炽热的气息。
熊熊炉火呼呼作响,映红了周围的墙壁。
此时陈三正全神贯注地待在铺子一隅,手中拿着一块洁净的软布,仔细地擦拭着新铸的“迅雷铳”。
这“迅雷铳”造型独特,枪身黝黑发亮,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铳管修长笔直,工艺精湛。
上面隐隐刻着一些细密的纹路,似是某种独特的标记。
陈三的眼神中满是专注与爱惜,那眼神就如同看着自己精心雕琢的宝贝。
他的手轻轻拂过铳身,每一个细微的角落都不放过,仿佛要将这“迅雷铳”擦拭得纤尘不染。
周围铁匠铺里打铁的“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可陈三却充耳不闻。
他时而停下手中动作,对着“迅雷铳”吹去可能附着的灰尘。
时而又用软布反复摩挲,力求让铳身更加光亮。
在这一片喧嚣中,陈三沉浸在自己与“迅雷铳”的世界里。
仿佛这新铸的火器,承载着他对未来局势的某种期许,也肩负着某种特殊的使命。
枪管内侧,陈三偷偷刻下一行小字:“洪武十五年春,晋祠北窑造。”
这把本应上缴的火器,即将成为解开“晋祠谜局”的钥匙。
此刻,上元县中心区域的皇城内,一片庄严肃穆。
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红墙高耸,彰显着大明皇家的威严与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