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除了孙山亲自赴宴外,最好也走“夫人路线”,让夫人了解各自的夫人,管中窥豹,大概能了解这些土著乡绅的性子和做事风格。
只可惜夫人并没有一起到沅陆,使得每次宴席,不得不亲自邀请孙山。
孙山认同地说:“师爷说得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初来报到,得要会一会这些人,也让这些人会一会我,好让他们知道我的行事风格。”
于是两天后,孙山领着瘸腿的张师爷去参加宴席。
这次主场的是王老爷,也就是名誉上王家的家主。
至于王老太爷,因为年纪大,早就退居幕后了。
孙山和张师爷一走进来,十五个土著乡绅立即站起来。
王老爷率先一步打招呼:“孙大人,你来了?快请坐。”
孙山今日穿着便服,少了平时官服的威严。
笑了笑,点了点头:“王老爷,幸会幸会。”
又看了看其余的人,保持微笑地说:“王老爷,这里我跟你最熟,麻烦你帮我介绍介绍。”
孙山这么一说,紧张的气氛稍微放轻松些。
王老爷连忙点头说:“孙大人,来来来,我跟你介绍介绍。这些都是在沅陆做买卖的,他们家里还有不少读书人。家里的读书人都非常感谢孙大人给县学捐书哩。”
沅陆本来没有什么“耕读世家”,所以一般读书人家里或多或少做些买卖。
如果不做买卖,是很难供得起子弟读书。
孙山连连摆手,笑着说:“捐书区区小事,不值一提。你们家中有人读书,我深感欣慰。我最喜欢读书人,希望沅陆的儿郎都去读书。”
王老爷和一众老爷连忙称是:“孙大人说得好。”
其实不用孙山说,沅陆的百姓早就知道新来的知县喜欢读书人。
要是不喜欢,第一站就不会去县学了。
同时给县学捐卷子,看得出孙知县非常渴望读书人能读出成绩。
新任的孙知县两榜进士出身,正经的科举出身做官,比那些野路子的知县正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