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有些发懵的博尔蔑

宣武十一年,春,辰月。

春风拂过大地,带来了丝丝温暖的气息。

苏宇收到关中的战报后,思索一番,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圣旨。

随着一道道军令的传达,大唐在关中的兵力相继撤往山西行省,河北行省驻防。

与此同时,幽州的刘玉芝也率领辽东唐军,撤回三山浦县和长松岛。

他们将在北海舰队的配合下,夺回被晋军占领的岛屿。

晋军对于唐军的这一系列举动,采取了默许状态,选择了停战。

一时间,北方大地硝烟渐散,和平的曙光再一次洒落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晋国,上京,盛乐城。

重新修建的承乾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却也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李继义端坐在龙椅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望着台下的群臣,“诸位爱卿,南方的唐国已经基本一统中原,我朝该如何面对唐国?”

话音刚落,枢密使冯哲出列,抱拳说道:“陛下,臣以为应该继续进攻唐国。如今唐国调兵遣将,趁此间隙,我朝应发兵南下,攻取关中之地。”

尚书省右仆射戴承新却皱了皱眉头,向前一步,拱手反驳道:“陛下,大唐经历大战,我朝同样历经战火洗礼,国力损耗巨大。此时应与唐国签订协议,停止战争,转而进行贸易往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才是上策。”

中书令盖吉微微颔首,出列说道:“陛下,臣赞同戴大人所言,我军此刻确实不宜南下发动战争,是时候停止南方的大战了。”

“不过,微臣以为,无需与唐国签订盟约。唐帝野心勃勃,不会放弃我朝占领的河西、朔方、辽东等地。所以,休养结束后,我朝应继续出兵南下。”

李继义闻言,缓缓点头,神色若有所思,接着问道:“若是如此,今后,我朝何事进攻唐国?”

盖吉微微欠身,恭敬回道:“我朝占据北方,地势居高临下。微臣建议,春季防守,秋季南下,既能削弱唐国的实力,还能劫掠唐国的物资,以战养战。”

李继义的目光扫向其他大臣,问道:“诸位爱卿可有其他见解?”

冯哲再次出声:“陛下,微臣以为,除了春守秋攻之外,我军还应加强西南与东面的防御,以防唐国突袭。”

李继义目光灼灼,看向冯哲:“爱卿以为,唐国的下一步进攻方向是哪里?”

冯哲不假思索地回道:“西南,此地有河西走廊,有河套平原,还有西域,皆是富饶之地,唐军极有可能进攻此处。”

戴承新却不认同,连忙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唐军应该进攻辽东。唐国海贸发达,对陆上丝绸之路的依赖不大,反而是其水师强大,凭借水师优势,会优先进攻辽东。”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的面红耳赤,有的据理力争,整个大殿乱成了一团。

李继义眉头微皱,看着争论的群臣,最终无奈地暂时搁置了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