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部与铁营的编制不同,铁营实行的是营部制,李自成部则是实行的营哨制,义军中有不少队伍都是实行的营哨制,比如高迎祥部就是营哨制,不过高部的“哨”还是被称为“营”但是其内核则是营哨制。
这两者有何不同呢?!
营哨制的编制是这样的,营下设“哨”,哨官被称为“领哨”,这个哨不是营部制下的下级军官管哨,而是营级战斗队下的一级作战单位。
“哨”下设“总”一哨约三到五总,总官被称为“把牌”,“把总”这个职位称呼的来源就是这个总官“把牌”。这一总下设三到五队,队下设伍长什长,一队大概在五十人到一百人之间。
那李自成营中没有设立“营”一级的战斗队,直接就是设的“哨”,那刘宗敏、田见秀、高杰、李过、刘汝魁、党守素各领一哨,然后外加李自成亲领的一哨总共是七哨人马。
这刘宗敏虽然是总哨,但是刘总敏只能管他自己亲领的一个哨,至于其他各哨刘宗敏就管不了,只有在李自成不在的时候能够代管一下。
要是这和“营部制”的区别在哪里呢?!主要就是营部之下各营都有直属部队,比如步塘、马塘、哨探、旗鼓、细作以及营官部曲亲兵之类的部队。
而营哨制下的哨就没有这些直属队了,这些直属队全部都归李自成这个掌盘管,就连他们各个领哨的亲兵都没有几个。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平行管理和垂直管理的区别,相较于营部制,营哨制更具有高效率。
不过这种编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整个队伍能够拧成一股绳,不至于出现像营部制下那样各营都有自己独立指挥系统,从而导致各营主将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队伍的全局战略遭到破坏。
但坏处就是这种编制高度依赖最高统帅的决策,如果最高统帅的决策出现问题,那么下面的将领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
再还有这种编制将部队指挥权高度集中的同时,自然不会让下面的将领有独立发挥的机会,所以这就让下面将领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这李自成走的是精兵路线,也就是只要壮丁和思想觉悟过硬的人加入,所以李自成部的兵力一直都不多,长期维持在四千多人左右。
李自成麾下七哨,每哨也就个七八百人,高杰在叛变的同时裹挟了他部下的一哨人马,直接就让李自成损失了一哨的兵力,并且还将那些营中意志不坚定的分子也一块给煽动跑了。
高杰发动的这场叛乱直接就让李自成减员了差不多一千多人,让李自成部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也亏得李自成部在宁州的时候遇到高迎祥领兵过来,在李自成穷困之际带着他打下了几座县城狠狠的回了一波血,也就在这个时候,高迎祥得知了李自成营中的变故。
当时的李自成急需高迎祥这支外援入股恢复他的实力,而高迎祥也需要拉拢李自成这样的后起之秀对抗铁营在义军中一家独大的局面。
所以就这样两家的好事水到渠成无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