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钟离会战

慢慢地,萧西风的名册上,消失了几位:元宏、冯妙莲、高菩萨、元禧、元勰。

冯妙莲和高菩萨是被砍头的,萧西风救援不及,只能用魂壶收起他们魂魄,上交轮回司。

元禧、元勰死前,萧西风挽救了几次。最后他们的分神魂魄都是被原主收走。

元宏的继承人是元恪。元恪也在萧西风保护名册上。

最初,元宏刻意栽培的继承人,并不是元恪,而是其长子、太子元恂。

元恂却不喜欢洛阳气候,也不愿改穿汉服。总之是不愿汉化。

这与皇帝的宏图大志完全相悖。

最后,经过激烈碰撞,元恂发展到铤而走险、带兵造反。

元宏不得不废黜他的太子身份,改立元恪为太子。

后来,为了让元恪顺利成长、继位,元宏更是忍痛狠心处死了元恂。

一同被诛杀的,还有拥护元恂的几位大臣:定州刺史陆叡、恒州刺史穆泰、镇北大将军乐陵王元思誉、安乐侯元隆、鲁郡侯元业、骁骑将军元超等。

元宏薨逝前,为元恪安排了六位辅政大臣:四位鲜卑族王叔,两位汉人精英。

德行最佳、能力极强的六叔元勰却不在其中。

这是因为,元宏想让元勰担任摄政王,被元勰拒绝了。

元勰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汉朝霍光的结局摆在那,自己不想重蹈覆辙。

元宏是史上最睿智的皇帝之一,完全理解六弟的意思,便不再勉强对方。

元恪继位后,六位辅政大臣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处理朝政。

宣武帝元恪的开局本来极好。

只是,六位辅政大臣绝不会想到的是:元恪感到自己作为皇帝却可有可无。他对这种体验感非常不满。

他要自己亲自操持朝政。

于是,元恪绕开辅政大臣,倚靠禁卫军首领于烈的兵权,重用外戚高肇、太监赵修,上演了一出“郊游解辅政”的把戏。

元恪用武力收回了辅政大臣手中的权力,继续让二叔元禧任首宰、七叔元详任次宰。

只是二人变成了自己的真正下属。

元恪真正倚靠的是禁卫军首领于烈。于烈死后,职务由其长子于忠接任。

元恪重用的是外戚高肇、太监赵修。

没过多久,元禧、元详这两位位高权重的王爷,相继被元恪清洗、被逼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