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祝英台与梁山伯谈婚论嫁之时,祝夫人一直对女儿隐瞒一件事。
祝英齐的身体垮了,请了好几位杏林老大夫都叹气摇头,伤了要害,命不久矣。
这件事连祝老爷也被蒙在鼓里,并非祝夫人不愿说,而是儿子执意不让。
祝英齐担心家人会为此伤心,尤其是英台,怕她心生愧疚,无法当快乐的新娘。
但祝英齐没有撑多久,祝英台出嫁的那一日,他吐了口血,永远闭上了双眼。
这事被瞒了下来,除了欢欢喜喜当新娘的祝英台,该知道的人基本都知道了。
祝家大嫂看着小姑子开开心心地穿着嫁衣,名下那么多的嫁妆。
她心里堵着一口闷气,不想让小姑子好过,凭什么家里人都要宠着祝英台?
要不是小姑子,祝家能遭此大劫,差点团灭,老八也不至于英年早逝。
公公婆婆还让他们帮着瞒着,偏心偏到咯吱窝了,这天下哪有这么当父母的?
祝大嫂在祝英台上了花轿时,故意将老八半个时辰没了的消息告诉祝英台。
看到小姑子骤然变色,祝大嫂心情暗爽,根本不理会公婆惊惧愤怒的眼神。
这个家迟早要分,莫说他们大房,其他的兄弟和弟妹,哪个没有怨言?
据说祝英台是哭着到了梁家当新娘,整个人都快哭虚脱了,三天回门时发现家里已经闹起了分家。
爹娘皆是唉声叹气,八哥的丧事虽已妥善安排,但家里的气氛沉闷地令人窒息。
往日对她和颜悦色的兄长们,都满脸埋怨地看着她,嫂子们更不必说。
她们满心满眼都是自己分到的利益,小姑子的嫁妆如此丰厚,夫家穷得叮当响,日后少不得要常回娘家打秋风。
公公婆婆这般无原则地疼爱女儿,这家里的东西迟早要被搬空了。
此时不分家,更待何时?
正因如此,任凭祝父祝母怎样反对,这个家依旧匆促地分了。
祝英台看着爹娘苍老憔悴的面容,听着他们一声声的叹气,心里刀绞般难受。
兄长和嫂子们对她冷眼相待,甚至对爹娘也颇有怨言,再也不像曾经的祝家。
难道,这真的是她的错吗?
祝英台黯然伤神,如果八哥还在世,肯定不允许爹娘受这种委屈,绝对会护着自己,八哥是待她最好的哥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