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深夜,殿内空廖,只有四儿的声音回荡,“大皇子被姝妃娘娘抱回了永和宫,孩子离了亲娘,哭闹不休,今夜起了热,御医都过去了,您要去看看吗?”
暖黄的烛火照在路介明脸上,将他的五官模糊化,他侧头看着窗边蔓蔓朝朝的柳树枝条,问:“几更天了?”
四儿回道:“三更天了,要不奴才遣了太医过来问问情况?”
“不用了,让贤嫔过去把孩子抱回去,正儿体弱,这一段时间就呆在宁寿宫别出来了。”他说完,便撩开珠串门帘,穿过两尊石狮子绿藤隔断,去了内间。
这几日总是这样,三更天时,许连琅睡熟了,路介明就会坐到她的床边,凝眸垂目一守就是一晚上,失而复得的宝贝,总也是瞧不够的。
他不碰她,只是这样枯坐着守着她。
四儿悄悄退了出去,将吩咐的话交给旁的小太监去办。
路介明登基六年,后宫充裕,但膝下只有一个孩子,盛暑时出生,取名单字一个“正”,今年才不过三岁。
正是好动的年纪,咿咿呀呀要人抱,实在是招人喜欢。
阖宫就这一个孩子,满宫的宠爱,也满宫的嫉妒,万幸他父皇倍加疼爱,女人间的小心思都没能真的伤了这孩子。
谁都能看出路介明对这孩子的宠爱,今日这话一出,反倒叫人迷惑,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这相当于给了小皇子禁足。
但也有人说,让小皇子呆在贤嫔娘娘的宁寿宫别出来,不就正好驳斥了姝妃,绝了姝妃一直试图将小皇子养在自己哪里的想法。
古往今来,皇帝的心意总是最难猜的。
四儿蹲坐在门槛上守夜,有人挤过来奉承他,试图与他搭话,“皇上正值壮年,姝妃娘娘一直霸占着别人的孩子作甚,早晚不得有自己的孩子啊。”
四儿扭头背对着风口,将拂尘抄在手里,哼了一声,“主子的事,也是你能置喙的,你这么闲,今个儿这夜你就守着吧。”
他背对着风口走,想了想,去了御膳房又备了一碗银耳莲子羹。
他端着托盘进了内殿,明黄色床幔委地与路介明的衣袍纠缠在一起,路介明依然保持着先前的姿势,许连琅呼吸很浅,手交叠放在腹间,他几度忍不住伸出了手去试探她的鼻息。
他疑神疑鬼,惊疑不定,只有那浅浅的鼻息喷薄在指腹,才能一遍遍提醒他,这不是梦,他的姐姐终于不再是冷冰冰的尸体了。
四儿当然不敢径直撩开那床幔,他隔开五步远,道:“陛下,您这几日嗓子一直不舒爽,晚膳又没吃东西,喝一点缓缓吧。”
他将托盘高举于头顶,等了好久,没有等到路介明的声音,以为是他无声的拒绝,正欲退出去,又听得几声女人的轻嘤。
兴许是那一通睡了六年的觉,睡过了头,许连琅醒来后的睡眠一直很浅很浅,四儿的动静成功吵醒了她。
她抬手去揉了眼,睡眼惺忪间,只感觉到一双大手拦住了她就要往眼睛上招呼的手指,他的指腹温凉,轻而易举的就包裹住了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