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孤处一室,总是有那么几分旖旎惹人猜想。
许连琅指尖的温度很快就消散开来,她用力定了定心绪,刚想扭头回自己那间小耳房时,四儿已经站在了她身边。
“姑娘,殿下今年年岁虽然不大,但也不小了,太后有意撮合舒和郡主与殿下。”风势突然就加大了,凛冽起来。
许连琅嘴角撑起一个格外美丽的弧度,只是这弧度带着强撑的顽强,“舒和郡主的父亲荣亲王是有实权的,军队精锐,封地又在富庶江南之地,膝下就这一个女儿,是门好亲家。”
四儿没料到她直接说出其中的门门道道,联姻之道,强上加强,总是有砝码的,许连琅久在深闺,前朝之事却也不是完全不懂。
她本就聪慧,想到这一层上也就理所应当。
她抬脚就往耳房走,四儿紧跟其后,“只是……”
“只是”,许连琅接过他的话,“我本以为殿下还小,其实细细一算,的确是可以订婚的年纪,刚刚瞧上去,殿下对郡主也颇有好感。”
她将扑过来的小路子一把抱起,挠着狗的下巴,舔了舔干涩的嘴角。
“我不是这个意思,”四儿竭力想要表达,却突然一眼望进许连琅那双雾气朦胧的杏眼中。
他想许姑娘哪里是不明白,或许就是太明白了,才不愿意去相信。
他哑了哑,“殿下……对姑娘你是不一般的。”
“我知道,是不一般”,她摇了摇头,“他走之前,我说那种感情仅仅是依赖,是亲情,你瞧,我说对了,才不过三月余,他看过了外面的风景,便也发现眼前的一切就是那圆咚咚的井口,他才不会是井底之蛙,他对于我的那份感情,兴许他终于认清了。”
四儿彻底哑口,他突然沉默,许连琅反而笑了,“你也发现了吧,他这次回来,待我不一样了。”
外面又是熙攘成一团,有公公通传,太后娘娘亲临。
许连琅走到窗边,看路介明与舒和郡主肩并肩行礼,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她看了那么多的话本子,突然觉得那些文字有了实体,他们的确是相配的。
无论是相貌、身份还是……年纪。
许连琅感到心在被自己硬往上提,心在往下沉,要沉到镜花水月的深处去,她不许,扯着自己的心要它浮起来,她告诉自己,这样很好,很配,路介明未来的妻子就该是这样的。
这样的话说多了,她自己就信了,就像是她现在嘴角的笑意一般,只要弧度扯出来,所有人都会以为自己在笑。
“太后娘娘过来了,你得去伺候吧。”她微微眯起眼睛,藏起正在眼底肆意弥漫的酸涩。
大红灯笼高挂,五步一灯盏,全宫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今夜月色实在是好,小芽儿一般悬在夜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