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魏山的物流园区,需要强大畅通的交通网络作支撑。

他将毕生积累下来的资产和资源,全部带到山南。一方面是因为他看中陆天明的正直。另一方面,山南县给了他历史上最大强度的支持。

在魏山的物流园区落地山南时,陆天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打通高速公路引路工程。

贯穿山南的一条高速,在距离山南县城约十五公里的地方,设置了高速入口。

这是山南通往外界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只要车上了高速,世界便扑面而来。

然而,连通高速与县城的这一条引路,至今还是一个雏形。大部分路段连硬化工程都没做。晴天灰尘漫天,雨天坑坑洼洼到处积水。被山南人民戏称为搓板路。

引路是完全新开辟出来的一条路。当初在规划的时候,就因为征地拆迁等问题,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时任县长费敏为此感慨,要是山南财政充盈,何至于与民争利!

修路需要征收土地,而且对直接影响通路的民居要进行拆迁。这就触发了经济赔偿这一敏感的问题。

老百姓失去土地,要求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山南财政拿不出钱来。

政府方面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恐吓,但还是没让老百姓退却。

在公路修建过程中,阻工事件此起彼伏。

政府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不得已抓捕带头闹事的人。有人因此还被判了三年。

即便如此,还是没能让引路工程顺利打通。

陆天明下决心要打通这条路,并且将这条路规划为一级公路。他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将路面扩宽到双向八车道。

在陆天明看来,路通了后,从县城上高速,时间可以节省到半小时之内。在处处都在提倡“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下,这条路将是山南通往外面世界的便捷通途。

规划消息传开后,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但是,几乎大多数的人都不看好。毕竟,因为这条路留下过太多惨痛的教训。没人相信陆天明能顺利把路如愿建成功。

三个月前,县里就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由县公路局局长亲自挂帅。陆天明为了确保建设资金不拖后腿,还特意让县财政局一名副局长进入了指挥部。

按魏山的说法,雷打了,雨没下。

“魏总,请你放心,三天之内。我一定要让雨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