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天明迟疑了一下问道:“汪市长,你有没有考虑,支撑一个城市的发展,着眼点在哪?”
一句话问得汪浩愣了起来。
陆天明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城市发展再大,都需要一个坚实的支撑点。
这句话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老百姓靠什么维持生活?
汪浩反应很快,他淡淡说道:“城市发展大了,人口多了,还用担心这些吗?”
陆天明嘿嘿笑道:“汪市长,你知道我是社会底层出身的。我是这样想的。农民靠土地养活自己,工人靠工厂生产养活自己。做生意的,靠顾客消费养活自己。如果农民没有土地,工人没有工厂生产,商人没有顾客上门,怎么办?”
汪浩点点头,犹豫着说道:“现实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十全十美。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得有一定的牺牲。”
“汪市长,我是这样想的,就业才是保证社会发展的基石。没有就业,一切都是建立在海市蜃楼上。”
汪浩没有作声了。他沉思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汪浩把陆天明召到市政府来,本来是想借着山南修铁路一事,给陆天明一个下马威。
他要向陆天明传递一个信号,支持他汪浩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下马威显然没起到作用。陆天明一句“大家同是常委”,就将汪浩怼了回去。
权力这东西,非常微妙。
尽管汪浩身为市长,在常委班子里排名也在第二,但陆天明手里握着一张常委的表决票,这就不由汪浩有些忌惮。
毕竟,汪浩在衡岳还不具有绝对的权威。
两人的谈话,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
他们都在互相试探。
陆天明深知,汪浩在尽一切能力争取他的支持。他这时候不能表现得紧跟他汪浩走。再说,汪浩的地产兴市之路,不是他欣赏的。
话题再次回到山南的铁路上来。
“天明,其实啊,我得知规划改了后,我比谁都高兴。”汪浩道:“我们结束山南无铁路的历史,不说居功至伟,也算得上是为民办了一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