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侄女出嫁,按理你这做叔叔的也得给侄女妆奁增色,这添妆的事儿,你备了没有?十二弟妹那儿可有传话?”
接连数问,手上多了个针脚缜密的书袋,胤祹原先强压下的怒火被浇了个透心凉,嘴巴张合大半天,愣是没吐出一个字,实在不知要先应答,还是先质问?
质问吧,侄女正备嫁呢,还不忘给堂弟做书袋,他这做叔叔的,怎么好意思开口?
应答吧,他完全理不清头绪,不是对侄女出嫁不上心,而是公务、府务一大堆,名单只看了一半,还没完全核对完,且内务府那边也少不了他打招呼,事儿一件套一件,怎么答?
而他头疼的也在于此,正忙的焦头烂额、脚不沾地,额娘和四嫂还给他找事,让他找个侧福晋,这不胡闹么?哪来功夫考虑这!
宜修自是看出了胤祹的无奈,直截了当承认:“十二弟,孟古青格格,确实是我帮忙寻摸的。可不是拗不过定妃娘娘的请求,而是心疼你。”
“心疼我?”胤祹扶额垂头,有气无力地叹气道:“四嫂,你明知我府中的情况。侧福晋进府,福晋更要闹起来你还这样?这是心疼我?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最后那句话,胤祹险些没忍住呐喊出来,临出口理智回笼,提醒他眼前这人是嫂嫂,不可失礼,不可冒犯,这才堪堪收住了语气。
“我如何不知十二弟妹的性子,但难道就因为她想不开,让弘易幼年无额娘爱护,还要让他童年还无母爱吗?”宜修面露不忍,语气里透着责怪与轻蔑,“十二弟妹已然钻进牛角尖,谁也劝不动她,若非如此,马齐大人也不会认孟古青格格为义女。”
“什么?义女?”胤祹诧异地看向宜修。
宜修在他惊讶的目光中点头,“你可以和福晋分府别居,但弘易总要有额娘的呵护!定妃娘娘对他再好,玛嬷是玛嬷,额娘是额娘,岂可混为一谈?”
“再说了,十二弟妹的心思你不是不知道,她如今一心扑在天保身上,可曾过问过弘易一句?你可知弘易的书袋有七八个,其中有定妃做的,有明德、宁楚克做的,有思泰、念佟做的,有嘉珏、淑媛做的,有十三弟妹做的……独独没有十二弟妹做的。”
这话一出,胤祹细细打量手中的书袋,怎么看怎么刺眼。梧云珠、明德、嘉瑗这些不常见面的堂姐,都乐意亲自动手给弘易做书袋,而十二福晋这个亲娘……什么都没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