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日有话要说,诸位爱卿且静下心来倾听。想当年,太祖武皇帝雄才大略,金戈铁马打下这片江山,自此晋国在这世间称雄称霸长达几十余个春秋。
然而,历经连年不断的战火纷飞,我大晋如今已是兵乏将倦、国力衰微。自从那帮乱贼强占我秦州之地起,迄今已然过去整整十年光阴。
在这段漫长岁月里,除了已逝的摄政王韦云曾给我们带来过短暂的胜利曙光外,其余时候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我晋国竟是连战连败,未能取得哪怕一次像样的胜仗。
近些年来,不仅大量国土沦陷敌手,那些为国捐躯、血洒疆场的英勇将士更是数不胜数。
无辜的黎民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困苦不堪。每每念及此处,朕便深感愧疚难安啊,朕实在是愧对天下苍生……”
说到动情处,年轻的皇帝眼眶泛红,声音略微颤抖起来。
“陛下!微臣等知罪!”
听到皇帝这番发自肺腑的自责之言,朝堂之上众多官员不禁心生愧疚之意,纷纷双膝跪地,叩头请罪。
他们心里清楚,当下晋国所面临的重重艰难险阻以及这般困顿窘迫的局面,跟这位刚刚登基没多久、尚未真正亲政的小皇帝毫无关联。
要追究罪责,无论如何也不该落到他的头上!
特别是那些以朱宣为首的武将们,其内心的情感尤为真挚且强烈。
要知道,这国家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不堪之境,与他们在前线接二连三遭遇失败有着莫大的关联。
而此刻,这位初登皇位不久的年轻帝王,竟然心甘情愿地将这份沉重的责任背负于自身之上,此等举动,对于这些武将来说,无疑是一种令人无比动容的善举。
然而,唯有尚书令朱覃心中隐隐感到一丝异样,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位看似稚嫩的小皇帝此番行径似乎暗藏玄机。
以朱覃的聪慧和阅历来判断,小皇帝真实的意图恐怕远非表面所见那般单纯。
只听那韦真继续高声说道:“诸位爱卿应该知晓,我朝建国至今不过短短数十载光阴,而迁都至这神州之地亦仅有区区二十余载罢了。
此地或许在太平盛世之时可作都城之用,但如今战乱纷起,此地实难抵挡敌军铁蹄的肆虐。
倘若那秦军当真挥师而来,这座城池将会面临怎样的惨状,想必在座各位心里都十分清楚。
故而,朕之意乃是——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