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上恐怕只有臣一人了解他,此话说来话长,主公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百里奚本是虞国人,字井伯,家境落魄,到了年近三十时才娶了杜氏为妻,生下一子取名为明视,希望他能够明是非,视真相。
百里奚家境贫寒,有没有人推举,怀才不遇,好几次想要出外游宦为官,却担心妻儿孤苦无依,因而恋恋不舍,踌躇满志不得势。
妻子杜氏看出来百里奚的想法,于是劝说他道:“我常听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你如今正当壮年,何不出去周游列国,游宦谋官光宗耀祖,却整天唉声叹气,守着孩子老婆热炕头,难道要坐困此地一生吗?
再说了,只要我辛苦一点,我们母子能照顾自己,你就别再担心了我们娘两,出去干一番大事业,也让我们母子两个跟着你享享福。”
百里奚听了妻子杜氏相劝,于是决定外出游历,争取谋得一官半职。
因为百里家境贫寒,可谓是家徒四壁,只有一只老母鸡,于是杜氏将唯一的一只鸡了,招待丈夫百里奚算是为他饯行。
可怜家中无柴烧火做饭,杜氏一狠心,便将门栓卸下烧了,这才让百里奚饱餐一顿,然后与妻儿告别
临行之前,杜氏怀抱幼儿,依依不舍的紧紧拉住百里奚衣衫,泪流满面,眼泪婆娑地说:“夫君,要是您有朝一日得了富贵后,切莫忘记家中还有糟糠之妻和老母幼子期盼,切莫别忘了我们母子啊!。”说罢呜呜大哭。
百里奚赶紧安慰她道:“夫人放心,我要是有朝一日能够人上人,自然不会忘记夫人您和孩子”
百里奚离家后先来到齐国,想在齐襄公那里谋取官职,却在齐国没有根基,无人举荐。百里奚最后穷困潦倒,沿街乞讨,一路流落到宋国铚地,这时他已年过四十了,自己一事无成,没脸回去见自己夫人。
铚地有一个名叫蹇叔的人,他见百里奚天生奇相,虽然已经是要饭的了,但是气度不凡,于是问道说:“我看你颇有风度,本不该是沿街乞讨之流民,哎…你暂且住在我的家中吧!。”
于是蹇叔便把百里奚接到家中居住,给他端来饭菜,蹇叔与百里奚边吃边谈,谈论天下时势以及治国治政。
那百里奚对于治国理念颇有心得,对于蹇叔提出问题对答如流,口若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