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5月24日,燕京陆军参谋总部大楼内,一众将领正在坐在椅子上听取着参谋总长何雪竹分配针对沙俄的作战任务。
“各位,陛下已经授权国防部展开针对沙俄的军事打击行动,28日清晨议会就会召开一次大会,不过这场会议就是走个过场,各派系对于发动战争早已经是支持的态度。”
“我们这些人只需要完成这份名为《黎明》的军事计划。”
何雪竹举起他手中那份机密文件,而听候命令的各级将领面前也都是摆放了一份文件。
按照大明军事行动前的惯例,作战前3天,中将以上的军官将会获得他们的行军路线和作战目标,等到作战前1天,前线师一级的指挥官才会收到上司的作战命令。
此时坐在这间指挥室内的将领都是即将奔赴前线指挥作战的。
凭借着大明先进的航空技术,这些将领在开战之前就能乘坐飞机回到前线指挥部内。
“这20年来没有好好的打过一次灭国之战了,请参谋长下达作战命令吧!”
“是啊!我手下的士兵们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军功晋升了!”
“害,我手下的那些家伙有不少卡在上校20年了,他们急着想要凭借军功向上晋升,要是再不打沙俄,他们真就要退役了!”
“可不是嘛,和平年代难以晋升,有的军官从军校毕业20年后到了校级已经是天花板了,哪像咱们当年打仗,刚从军校毕业1年就被派遣到了前线,我从中尉升少校就用了1年时间,现在的年轻人从中尉升到少校至少要六年时间。”
“诶!我今年58了,打完这仗就可以退休了,我那88岁的老父亲曾经就是一名辽东边军士兵,他得知我要出征后兴奋的给我写了一封家书,希望我多杀几个沙俄鬼子!”
指挥室内,众人脸上浮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丝毫没有大战前的恐慌,满脑子想的都是带着下属立军功。
何雪竹对于战友们迫切想要立功晋升的心态表示理解。
这下面有的老将领32岁是少将,38岁就升了中将,结果58岁还是中将。
按照大明军官60岁退休的年纪,58岁差不多就要退二线挂个虚职了,再不立功这辈子都升不了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