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冬至大寿

说着话,狄仁杰拿起酒囊与张柬之一碰,仰头喝下。

裴炎穿着甲胄走来,“怀英!军中传来消息了。”

狄仁杰这才回首,“什么消息?”

“说是高侃将军的就在我们后方五里外,既然我们今夜没有回长安,就等明天与大将军一同回长安。”

狄仁杰追问道:“梁建方大将军还没到吗?”

“河西走廊有些事耽误了,多半是要晚些时日。”裴炎又补充道:“封赏的事要等梁大将军到了之后陛下才会安排,最快也要等到来年上元节,现在早回去与晚回去也都一样。”

寒风迎面吹着,狄仁杰裹着外衣道:“你张柬之怎么就成了一馆主事了?”

张柬之笑道:“那是裴老弟多有指点。”

裴炎解释道:“说不上指点。”

狄仁杰也有了胡渣,思考着以如今张柬之的地位,晋王是揍还是不揍?

也不知道,冬至的这天夜里究竟庆贺到什么时辰,才会人们才会停歇。

直到坐在这里远眺长安的狄仁杰与裴炎等到了天亮,也等到高侃大将军。

高侃坐在马背上,颇有些埋怨的语气言道:“在外冻了一夜,今天回了长安臣定要痛饮。”

从葱岭归来的数万大军,到了河西走廊之后关中的兵马都各自分散回去了,如今到了长安城前,就剩下寥寥千余人,这寥寥千余人都是长安卫府的,自然跟着一起来了长安。

等高侃将军又整军了一番,领着队伍不紧不慢地走向长安城。

张柬之坐在马背上又道:“听闻近来英公对军中还有颇多安排,英公说是让更多的年轻人送去边塞历练,今年过去之后,余下的两年该会往南诏派人。”

狄仁杰道:“军中的人派去南诏?”

张柬之笑道:“南诏的都护府都建设好了。”

裴炎感慨道:“往后真是一刻都不敢离开长安了,两年不回来就快不认识这里了,变化真大也真快。”

“这两年变化太多了,如今中书省有侍郎十六人,朝中许多事都要经过十六位侍郎的决议。”

“一件简单的事岂不是会变得尤为复杂。”

张柬之摇头道:“非也,能够让十六位中书侍郎商议的事就不会简单的,简单的事也不会让十六位侍郎去商议,而且在下觉得这中书侍郎的人数会更多,你可知当今陛下所选的中书侍郎都是何等人物?”

没听张柬之再说下去,众人就到了长安城前。

兵部尚书于志宁亲自前来迎接,高侃笑呵呵道:“听闻昨晚长安城庆贺,一夜未宵禁,于尚书还这么早前来迎接。”

于志宁道:“在下平日里饮酒不多,其余人都休沐了,军中还有不少事,我这个兵部尚书岂敢放松,待诸位将军都平安到了,兵部才能放心许多。”

高侃行礼道:“安西军副将高侃,携五位裨将以及卫府兵马一千七百人悉数已达。”

长安城的城门前,于志宁接过文书仔细看着,又道:“等各地折冲府送来了兵册,兵部会再核对的。”

高侃再一次行礼。

“诸位先回去休息吧。”

等于志宁说了这句话,众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三三两两地交了兵械与甲胄走入城内。

于志宁又道:“裴炎随老夫来。”

“喏。”裴炎应声,又给了狄仁杰一个眼神,这才跟上于志宁的脚步。

见状,等人走远了,张柬之道:“怀英,这个裴炎在葱岭又立下军功,又深得于志宁的器重,说不定下一个兵部尚书就是他裴炎了。”

狄仁杰道:“裴炎,此人的确很厉害,他若成了兵部尚书倒也令人信服。”

张柬之又道:“不过我还听说,吏部有意让刘仁轨任职兵部侍郎。”

“一个裴炎,一个刘仁轨都放在兵部?”

张柬之没回话,摆着一张认真的脸,点头。

众人走在清晨还有些冷清的朱雀大街上,狄仁杰又问道:“你从哪来这么多消息的?”

张柬之冷哼道:“老夫的文林馆来往官吏之多,岂是你能想象的,往来官吏多了,老夫能听到的消息也就多了。”

路边又有年轻的学子在为政事喧哗了,他们一声声言语着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