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向前一步,急切地说道:“殿下,想想那些支持您的臣子们,他们都希望太子能以正统的方式继承皇位。”
“如果太子抗旨不遵,与陛下对峙,他们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而且,自辽东而来的五万精锐,虽然勇猛,但与陛下的大军相比,又能坚持多久呢?”
“舅舅,您不必拿这些来威胁我。”李承乾冷笑道,“我手中的霹雳火,足以让任何来犯之敌闻风丧胆。”
“殿下,您这是在玩火自焚啊!”长孙无忌痛心疾首地说道,“一旦战争爆发,生灵涂炭,大唐的盛世也将毁于一旦。太子难道想成为千古罪人吗?”
李承乾冷笑道:“发动战争是父皇,怎么我就成了千古罪人。”
“古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
“真要到了那份上,舅舅觉得史书应该怎么写,是写我这个农泽圣睿太子的过错,还是写囚父弑兄杀弟,乃至于要灭子的父皇之过?”
长孙无忌被李承乾的话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殿下,陛下他绝无灭子之心,太子怎能如此揣测陛下?”
“陛下一生征战,为大唐打下这万里江山,所求的不过是江山稳固,子孙昌盛。太子是陛下的嫡长子,是大唐的储君,陛下对太子寄予了厚望啊。”
李承乾却不以为然,他背过身去,冷冷道:“厚望?若真是对我寄予厚望,又怎会处处打压我,偏袒魏王?”
“舅舅莫要再替父皇辩解了,我意已决。”
“从今日起,洛阳便是我的根基,我要在此处积蓄力量,若父皇执意逼我,那便兵戎相见吧。”
长孙无忌见李承乾如此决绝,心中悲戚,却也知此刻再多言语也是枉然。
长叹一声,对着李承乾的背影深深一揖,而后转身离去,步履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太子执拗。
可陛下如何退让。
等长孙无忌走后。
文忠小心问道:“殿下,就让长孙司徒这般离开吗。”
李承乾说道:“让他去吧,终归会这么一天的。”
说完,顿了顿。
“孤要巡查火药司。”
文忠躬身作揖:“是,殿下。”
李承乾很清楚,以李世民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容许,自己就这么简单的占据洛阳。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只是这问题在于,是打一场,还是打很多场。
对此,在辽东之时,李承乾就已经有所准备。
为什么要创建辽东通报行,只是为了发行纸币吗。
不,还有很关键的一环。
那就是铜,大量的铜。
因为以如今时代的工艺标准,火炮最好最为安全的材料,还是铜。
铁火炮自然是不能做的,腐蚀太快,废品率也高。
至于精铁,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起这么多的高炉,况且精铁的制作成本太过高昂,锻造出来制作铠甲更为重要。
综合考虑下,铜火炮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颗粒火药都有了,铜火炮的制作难题自然不大了。
之前不制作火炮,是因为李承乾当时在东宫,也没法弄到这么的铜。
而且火炮的制作,耗费太高,瞒不过别人。
但是现在,时机成熟。
谁都不知道,在军营之中,除了火药的研制外,更有大量的匠人,被秘密安排用来制作火炮。
大量的铜钱被融化,熔炉以高质量的煤炭为燃料。
一架架火炮,已经在生产之中。
拖这两个月,就是为了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火炮。
当大战时。
漫天盖地的火炮轰击。
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再精锐的军队,又该拿什么来抵挡呢。
李承乾不会给李世民围城洛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