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笑着对温凌云和万志远说道:
“你俩有做学术大咖的潜质啊,没准以后能给咱们国家弄个诺奖都说不定!”
万志远说道:
“诺奖暂不去考虑,现在要考虑的是化学电池的问题,我和温凌云意见不一致,我觉得以后汽车发展肯定是往电车方向,他却觉得是往氢能源方向发展,还说电车其实早在百年前就出现过,是被淘汰的产物,我俩谁都说不赢谁,你们觉得我们谁说得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前呵呵笑着:
“都有一定的道理,未来的事,谁会知道怎样呢?科技树的发展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
魏前的回答模棱两可,他不想和两位舍友较真,所以就这么回答。
云舒也附和说道:
“就是,未来有太多未知数了,谁都说不准,毕竟谁也预测不了未来。”
“小华,你怎么看?”万志远问道。
他们并没有因为王小华是农村出来的,就对他有偏见,讨论问题的时候,也会问问王小华,毕竟集思广益才是最重要的。
万志远想要在这四年大学生涯,专攻化学电池这一块,希望能够发明一款储能高效且性能安全的电池,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这是他现在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而温凌云觉得,电动汽车这一块,很明显不太好走,就算发明出高效电池,那废旧电池的处理,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温凌云就对王小华说:
“小华,你应该也知道,废旧电池污染很大,要是让电车取代了燃油车,那废旧电池所带来的污染,恐怕远比汽油燃烧带来的污染要大,国家肯定不允许这么大的污染源出现,你说对不对?再说了,所谓的电车,电从哪里来?还不是火电厂烧煤发电,然后再转移到电池上,电力运输过程中的能耗,那是一种巨大的能源浪费,所谓电池清洁能源,其实一点都不清洁。”
面对两位探索精神十足的舍友,王小华深思熟虑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天他经常泡在图书馆,恰巧翻过一些相关的书籍。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
“据我所知,氢能源方面,很多专利都在日本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