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亲临一线(1)
视频电话会议结束后,王伟江起身对杜家才道:”杜市长,现在我到渭水河大堤上看看,不去实地看看我心真有点放不下来,另外看看他们两县落实这次防汛工作做的怎么样,就这么几天准备时间可千万耽误不得,一旦耽误了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到那时必将造成两岸泽国一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那时我们就成了真正的千古罪人了。″
“好的,那咱俩就分头行动!你前往渭水河大堤那边仔细地巡查一番,重点查看一下河道是否畅通无阻、两岸大堤有无塌方等情况。而我呢,则负责奔赴其他三个县以及一个区的那些大型水库的大堤处,对堤岸的稳固程度、有无裂缝或渗水迹象等方面展开全面细致的检查工作。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王伟江立即给洪家卫去了电话,”你和李健把车开来市政府接我,我们去渭水河大堤。″
一刻钟后,王伟江从市政府出发,前往渭水河大堤。”王书记,我们先去哪个县境内?″正在开车的李健问。
”先去渭水县,我们从下游往渭水河上游走。";王伟江道。
轿车在省道上飞驰,李健专注地驾驶着,两眼紧盯着前方,身为领导驾驶员,他深知安全是放在首位的。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行驶,李健安全地把车开到渭水河的北大堤上,”靠边停下。″王伟江道。
李健用眼瞄了下右后视镜后轻点两下刹车,车子便很稳地停了下来。王伟江打开车门下车后便站在大堤上望着波光粼粼的宽阔河面,他在想:此时的河水温顺婉约,仿佛是个柔情的少女,可几天后强降雨来临,它会立即变副狰狞的面孔,要吞食和毁灭一切。
王伟江沿着大堤从东向西走去,大堤高出地面大约五米左右,堤上铺的是水泥路面,两边栽的是那种长得很快的大叶柳树,棵棵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把烈日遮得严严实实,走在树下有种难得的凉爽感觉。洪家卫跟在王伟江身后,二人就这样徒步向前行走着。
王伟江凝视着那迎水面的坡堤,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眼前这赤裸裸的土坡,仿佛在诉说着它的脆弱与无助。他暗自思忖,如果这里是经济发达地区,那么这样的坡堤恐怕早已被浇筑成为坚固无比的水泥预制护坡了。
想象一下,那些由钢筋和混凝土铸就而成的护坡,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无论是汹涌澎湃的洪水还是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都能够稳稳地坚守住自己的岗位,保护着堤岸两边的人们免受灾害之苦。而不像现在这般,仅仅依靠着这原始的土坡,让人始终难以放下心来。人穷智短,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可怜,就是有其心也无其力呀。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王伟江在大堤上走了大约四公里时,前方出现了挖土机和运料翻斗车,看来前方大堤存在隐患,那些机械应该是在加固坝堤的。等到他近前时,他们确实是在拉土加固坝堤,而且县委书记丁东方正在现场亲自指挥。当他看到王伟江出现在现场时,他着实大吃一惊,这么热的天开完会还能亲自到一线督查,这样尽责的市委书记他还真没有见到过,一种敬佩之情在心中由然而生。”王书记,这么大热的天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大堤实际情况如何,再就是你们落实如何,是不是立刻行动起来了?你们表现不错,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王伟江表扬说。
";王书记,向您汇报一下情况。我和余县长刚刚参加完市里组织召开的视频电话会议,按照您和杜市长在会上讲话精神,会议一结束我俩便马不停蹄地展开行动了。根据分工安排,余县长亲自带领一支精悍的队伍奔赴渭水河南大堤,他们肩负着全面排查该区域大堤状况的重任;而我这边呢,则率领另一批得力干将负责北大堤的排查相关工作。
对于此次排查,我们秉持着严谨细致、绝不放过任何隐患的原则。一旦发现存在问题的大堤段落,立刻组织力量进行加固修补,确保万无一失。而且,为了将责任落实到位,我们把本县境内长达四十七公里的大堤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明确指定责任人专门负责。具体来说,每位责任人需要承担起两千多米大堤的巡查任务,并且要求必须采用徒步方式沿着堤岸逐段排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大堤状况了然于胸,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丁东方汇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