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永都夜话

“这也是本事,登台演出就不错,但拿来骗人就不对。凭着这些小把戏,你们蛊惑人心,带着愚人走上歧路死路。”

“本官,命尔等走上台前,当着那些受蛊惑之人的面,逐一拆穿这些把戏。告诉那些人,什么神佛降世,刀枪不入,都是假的,只不过是控制人心,搜刮钱财的手段。”

“愿意做,就活命!做的好,就富贵!甚至,本官还可以给你们官职,于各地现身说法,将那些痴愚之人拉回来!做不做?”

闻言,几人愣住,面泛纠结。

朱常瀛不耐烦,“来人,拉出去……”

“俺做,俺做,饶俺性命!”

“做,做,官老爷怎么说,俺就怎么做。”

朱常瀛微微颔首,看向杨家春。

“破除这些歪门邪道,就要以毒攻毒。搭戏台子,叫这几个现身说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能将部分人拉回来,迷途知返,那就推广。”

邪教乱国害民,这玩意处理起来极为棘手。

人一旦入坑,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平时隐于社会似乎也无关痛痒,可一旦有天灾人祸,便会跳出来为害。

这样的邪祟,两京十三省各地皆有,瀛州严厉打击却也无法根除,各种邪祟时有冒头。

小主,

朱老七也明白,根除是做不到的,总也不能将人脑袋切开,查查人家想的啥。

但遏制与打击却必须要做,而且要长期做,要立法要宣传要砍脑袋,多管并用,持之以恒。

几人被拖走,朱常瀛同杨家春两个来至书房。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讨论北疆事务。

自离了永宁,踏上海船,朱常瀛便整日泡在文书堆里。

待抵达永都,又有一堆文书。

据情报,在得知伯力战败,扈尔汉战死之后,建州震动,努尔哈赤抱病。

他的那些儿子大臣,群情激愤,叫嚣对明发动战争进行报复。

因为瀛州密探一直没能打入建州中高层,无法确定建州仅仅是口嗨,还是当真会动手。

不过,建州的军事调动确实频繁起来,训练明显多过往日。

说来,伯力一战,建州仅仅损失五六百人,大部分人还是逃了的,损失不大。

鹿山之战,死的也多是鞑靼人,建州人不过十几个罢了。

两场战斗,建州有损失却远远没有伤筋动骨。

这些日子,朱常瀛尝试以努尔哈赤的视角来审视这场战争。

伯力战役失败对建州来说是偶然,还是必然?

面对瀛州的火枪火炮,建州将会采用何种策略应对?

局势演变至现在,努尔哈赤还有几分与大明开战的决心同勇气?

得出结论:努尔哈赤必然向大明开战。

理由很多。

以赫图阿拉为中心的所谓建州国位于山区,耕地有限,粮食不能自给。而随着人口增多,这个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占领辽东平原,夺取耕地,无可避免。

努尔哈赤遍练八旗,全民皆兵,这样的体制注定要靠发动对外战争来维持,否则便会崩溃。

建州贵族野心膨胀,当下所得已然完全无法满足其胃口。

老努尔哈赤野心勃勃,以一统东北,驱逐大明为战略目标。

大明的经济封锁,极大影响了建州财政收支。据可靠情报,建州已经走至靠借贷维持运行的地步。

政府借贷,并不丢人,欧罗巴的那些国王普遍如此,瀛州也一样,所以努尔哈赤走这一步是对的。为了生存下去,怎么样也可以。

只不过他拿什么来还债呢?建州自身产出可没有偿债能力。

朱常瀛的北疆战略,也对建州造成一定影响。

据可靠消息,建州在农业上引进新作物,军事上也开始玩火器了。

通过商人在辽东暗中招募冶铁工匠,对铁需求也大幅度上升,以几倍来计算。

以老奴的聪明劲,肯定不是仿造边军的鸟铳火炮,而是要仿制瀛州造。

怎么说呢,瀛州火器制造,从材料提炼至生产加工,从研发至成品,这是一个庞大的半手工半水力制造体系。

火铳火炮都更新迭代几个版本了。

以建州的人力财力要跟进,那就跟吧,累死他们也摸不到门路。

“殿下,根据最新情报,建州在绥芬河口的城寨建造半途便废弃了,不过蜚幽城却在扩建。”

“战线收缩,建州不要北方了?”

杨家春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