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公民也同样对胜利充满信心,社会上普遍的说法是:
“别担心,我们有夏尔,只要夏尔的坦克一开动德国人就会被打回去了。”
“还有美国人,虽然他们兵力不多但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夏尔指挥的,跟英国人不一样!”
“是的,默兹河一线还有福煦和贝当的部队。”
……
夏尔听到这情况时只是微微一笑,看你们能忍到什么时候。
然后,他给加利埃尼发了一封求援电报:“我们的主力很可能会在默兹河被敌人围歼,情况万分危急,请将军务必做好增援准备!”
加利埃尼不敢怠慢,他在做增援准备的同时将夏尔这封电报在议会上一字不漏公布。
这瞬间在议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议员对此表示质疑:
“这不可能,其它国家的兵力不算,我们布设在默兹河一线的部队可能是德国人的两倍。”
“他们在夏尔的指挥下,挡住德国人绰绰有余。”
“我们的军队可不是英国人那样的笨蛋,他们是夏尔的精锐。”
……
加利埃尼让费尔南中校将布防图分发到议员手中,面无表情语带慎重:
“先生们,首先我要说明的一点,战争不是单纯的兵力对比,更多时候是看同一时间能投入战场的兵力,也就是能发挥作用的兵力。”
“如果是正面对正面,夏尔的部队毫无疑问能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但请看地图,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议员们一看地图就明白了。
夏尔、福煦、贝当的部队,是沿着默兹河南北走向布防,构筑的工事也是朝向默兹河。
而德军主力突破并击溃英国远征军后,直接绕到了默兹河防线法军的侧翼。
“侧翼是什么?”加利埃尼继续分析:
“这就相当于海战中的‘T’字阵位,只不过占据有利阵位的是德国人。”
“我军同一时间能投入战场的部队可能只有一个步兵团,但敌人却是一步兵师甚至一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