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封赏、义父

民国:关东参王 参娃 2347 字 1个月前

对于清廷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来说,她的权力基础,属于后党的淮军,在这场战争中已经灰飞烟灭了。

如果这仗再打下去,就只能由帝党的人物来继续指挥。

很显然,谁指挥战争,军权就会落在谁的手上。

如果帝党掌握了军权,以慈禧为首的后党集团就失去了主导地位,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不管外间反对和约的呼声多大,朝廷都铁了心割地赔款。

于是,在四月初八,清廷正式批准了议和条约。

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四月十一,倭国政府宣布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

五月,清廷用海关税收等做抵押,从俄、法的联合银行借了大笔的款项,最终分四次,将赔款向倭国全部付清。

议和谈完,条约签了、款也赔了,朝廷终于可以放心了。

当然,倭国还没撤兵呢,双方还在扯皮,商议归还辽东半岛的相关事宜。

倭国自然不肯轻易归还辽东半岛,还要再咬下一口肥肉才行。

不过,对于东边道军民英勇抗倭的表彰,这回倒是下来了。

张锡銮指挥抗倭有功,正式接任分巡东边兵备道道员,官职从原本的正四品,提为二品,加兵部侍郎衔。

原安东知县荣禧,临阵脱逃丢弃安东城,本应惩处,念在其抗倭有功,命其出任宽甸知县。

凤凰直隶厅同知章樾,也是同样,不咎其过往,调去其他地方任职。

原鸭绿江巡检、东边道木税总办曲绍扬,率领定边军抗倭,收复凤凰城、安东等地,功勋卓著。

特赐四品军功,出任东边道巡检使、东边道团练使,兼税务监督,从四品官职。

原宽甸团练长陈允瀚,率众抗倭,收复宽甸,特赐五品军功,出任东边道守备、团练副使,五品官职。

宽甸举人陈允哲,才学出众,文武双全,因抗倭而导致未能参加今年的春闱。

念其功绩,特任命陈允哲为凤凰直隶厅同知,即日到任。

定边军保家卫国,骁勇善战,朝廷特批予以保留,依旧由曲绍扬统领,归东边道节制,负责维护东边道治安,肃清边患。

赵正国、郑铁柱等人,各自都有封赏,留在定边军中任职。

传旨官宣读完旨意,这边张锡銮等人恭恭敬敬的行礼。

之后张锡銮使了个眼色,有人送上厚礼感谢,然后陪着传旨官去别处休息。

等传旨官走了,众人互相道贺,热闹一番后,张锡銮发话,晚上就在府里摆宴席庆贺。

“恭喜曲大人荣任巡检使,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可喜可贺啊。”

张锡銮单独把曲绍扬叫到了书房里,满面笑容的向他贺喜。

“绍扬能有今日,多亏大人栽培提携。

承蒙大人不弃,数次施以援手,绍扬才有机会报效朝廷,建功立业。大人对绍扬恩比天高,还请受绍扬一拜。”

曲绍扬却是恭恭敬敬,向张锡銮行大礼,拜谢张锡銮提携之恩。

当初要是没有张锡銮解围,曲绍扬别说是投身军旅,为国效力了,只怕是早就被宜麟夺了官职,回家务农了,哪里还有如今的荣耀?

所以,曲绍扬是真心实意感激张锡銮。

“哎呦,使不得使不得。

曲大人如今也是从四品的官员了,你我同朝为官,可不敢受你如此大礼。”

张锡銮一见这情形,连忙扶住了曲绍扬。

“大人,您待绍扬如同侄子,关爱有加,这一拜,不论官职,只看私情。

绍扬敬重、钦佩大人的为人,日后想求大人多多指点,若大人不弃,愿拜大人为义父。”

曲绍扬却说什么也不肯,非要拜不可,而且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

这大半年的经历,也让曲绍扬越来越看明白了,想要在官场混的开,必须得有深厚的背景靠山。

眼下,曲绍扬能说得上话的,最大的官儿,也就张锡銮了。

而且,张锡銮明显对曲绍扬十分欣赏,所以曲绍扬才借着机会提出来,要拜对方为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