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名儿曲振邦

“所以我说,你这回只剿了董大彪、老东北绺子,没有继续留下剿匪,是个明智的选择。

你要是脑袋一热,非得把关外各绺子势力都剿灭了,师父反倒要担心。

关外绺子横行,匪患不断,朝廷也不是没派兵围剿过,可是都没什么效果。

这要是你率领定边军东征西讨,真把那些绺子都给灭了,那不是把那些将军、都统都比成废物了么?

人家表面上夸你、捧着你,实际上心里头不知道怎么骂你呢。”

“要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现在他们用得着你,自然把你夸上天,等你把事情都办完了,土匪绺子全剿灭了,你还有什么用处?

到时候,人家不收拾你,收拾谁?”

“绍扬啊,你还年轻,这几年春风得意事事顺遂,难免心高气傲、争强好胜。

可是官场上混,最重要的就是藏锋,大巧似拙、大智若愚。

处处显露锋芒不一定是好事儿,多点儿圆滑世故,方能保万全啊。”

家里没外人,刘东山借着机会,语重心长的劝诫徒弟。

“师父,多亏有你提醒我,不然,我肯定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要不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还真是没错儿。”

曲绍扬被刘东山的话点醒,忙站起身,恭恭敬敬的朝着刘东山深施一礼。

“多谢师父指点,徒儿谨记于心。”

这边师徒俩对话,那头曲老抠儿夫妻听的云里雾里,一脸莫名其妙。

不过曲老抠儿现在倒是看明白了,刘东山绝非一般人,那是有大能耐的。

所以,曲老抠儿也不敢打断人家师徒唠嗑,就算听不懂,也耐心听着。

直到那头师徒俩的谈话告一段落,曲老抠儿这才说话。

“那啥,老四啊,之前我跟你提过,想回老家去祭祖的事儿。

听说倭国已经撤兵走了,这也眼见着快要进腊月。

你看,安排安排,我和你娘回老家一趟呗?”曲老抠儿一直惦记着回老家的事儿,这都快成他的心病了。

“大哥前两天来信,说是倭军最后一批部队,已经从大连湾撤走了。

朝廷派宋庆将军,接管旅顺、大连防务。

听说,倭军走之前,把旅大的军事设施破坏殆尽,所有能带走的物资、能拆卸运走的机器、设备,都劫掠一空。

金州以南的百姓流离失所,民房遭兵祸损毁,十之八九,民生一片凋敝。”陈秀芸在那边接话说道。

闻听此言,屋里众人都忍不住叹了口气,打仗,到最后受伤害最严重的,一定是寻常百姓。

“爹,娘,你们是打算回老家过年,等年后再回来呗?”曲绍扬开口,打破沉闷的气氛。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趁着过年,正好去祭拜一下你爷你奶,还有你太爷太奶他们。

如今你有出息,当大官儿了,也得让你爷你奶他们知道,都跟着高兴高兴。”

曲老抠儿闻言,赶忙点头应道。

“三哥没在家,我怕是脱不开身。

那就这样吧,我让兴业带十来个伙计,护送你们回去,行么?”

没等入冬,曲江就带着人去营口、安东等地了。

受战事影响,去年冬天曲家在营口、安东等地的货栈、料栈、米粮铺子等全都关张歇业,损失很大。

所以在得知倭军撤出辽南后,曲江立刻就带着人赶往营口等地,打算重新把铺子开起来。

估计一时半会儿的,曲江不能回来,更别提陪着爹娘回老家了。

“行,行,你看着安排吧。”

曲老抠儿现在不想别的,只要能回老家去看看,祭拜一下祖先,谁陪着回去都可以。

“那就这么定了,你和我娘抓紧时间收拾东西,这几天我就安排人,护送你们回老家。”

曲绍扬点点头,这事儿就算说定了。

“对了,老四啊,你赶紧找方先生商议一下,给咱家这几个孩子都起个大名。

我们这趟回去祭祖,顺道还想修一下族谱,正好把秀芸、兰心,还有家里几个孩子的名字,都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