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豆腐制品

另外二成送到,炸串小吃店卖,做成油炸豆泡浇卤汁。

上午出工的人,慢工出细活,小火熬煮豆浆,收集表层的腐竹,一张张手工制作,豆腐表面结皮成型后,就捞出沥挂在,大铁锅上方的竹竿上,直到一锅的豆浆,全部做成腐竹。

下午的一批长工,制作出来的豆腐,给豆腐定型脱水时间最长,放在院子里用重物压着,要等到次日下午才脱模。

搭配香料和作坊晒制的,顾氏黄豆酱油,做成很有嚼劲的五香豆干。

虽然都是豆制品,但是不同的做法,其口感味道差别很大,各有各的独特美味。

豆腐除了在菜市场上卖,窑鸡店里的炒菜,也供应上豆腐。炸串小吃店里,也开始卖卤汁豆泡。

隔三岔五的多做些,还能送到家里几个大厨房,随便炖炖都好吃的很。长工们听说这个豆腐,在青峰镇卖的很贵,短工长工们在主家,吃到新鲜豆腐可满足了。

当巡视到十亩大叶桑树地,去年栽种下去的独苗苗,今年每根旁边都生长出多个小枝条,每个枝条上的桑叶又大又茂密,枝条高度也长了不少。

到时候不论是采摘叶子喂蚕,还是直接割断桑树枝条,抱回去养蚕都可以,因为割断枝条也会再生长。

这十亩地桑树叶子,能养活不少蚕呢!养蚕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冬季保暖的被褥,市场空间超级大,这银子必须挣到她手里。

不过今年家里的活计太多,孩子们又都以学习为主。这么大的规模产能,顾汐也不会亲力亲为去养蚕。

而是差遣人去一趟,隔壁的溪水村张大山家,请来张大山一家五口。

几人一番商讨聊过后,由张大山夫妇带着小女儿,回到溪水村带动亲戚邻居们养蚕,利用溪水村本土桑树多的优势,养出多少蚕茧她都收购,也能带动一个村子共同致富。

张大山家的大儿子二女儿,留在她家帮忙负责养蚕,每月都能领取工钱和福利。

顾汐跟几人聊了养蚕计划,张大山听完顾乡君的介绍,现在是一股热血冲劲,像个二十岁小伙一般,准备大干一场。

头也不回的放心留下儿女,乐呵呵的带着妻子小女回去,今年要好好的养蚕、多多的养蚕,抱紧乡君的大腿,想不富裕都难。

顾汐也没想到,有一日她会成为别人的大腿。

张大宝张二妹有去年的养蚕经验,今年到她家做事也容易上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汐领着张家兄妹俩,去地里看了一圈,绿油油的人工种植桑叶,又来到养殖场的养蚕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