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江弦也不乐意许诺给郑渊洁太大好处了。
他薅别人可以,别人想薅他可不行。
郑渊洁心里也在掂量。
他之前当然考虑过杂志名气的问题,想过去找报纸打广告。
这几年因为搞承包制,纸媒都开始流行起了打广告。
那价格黑的没边。
中青报那边直接给他开了几万块的报价。
江弦愿意给他许下这么一个承诺,在郑渊洁看来,这个承诺至少值几千块。
他办《童话大王》也就5000块启动资金。
话讲到这儿,郑渊洁算是有些动心。
等他跟着江弦去到《人民文摘》的院子里,看到编辑部这环境
我早就渴望加入《人民文摘》了。
早就渴望成为《人民文摘》的一员了!
他不傻。
厂里啥工作条件?
这儿啥工作条件?
虽然他在工厂里的时候,能激发想象力,能把水池想象成大海,想象自己是童话主人公,和公主在鲸鱼的肚子里冒险
但他选择《人民文摘》。
有了郑渊洁的加入,《人民文摘》终于不是江弦和朱伟俩人搭伙过了,终于有了第三位成员。
作协那边还给江弦送来块儿匾,写着“人民文摘”四个字儿。
“这可是著名诗人、剧作家贺井之贺老给咱们亲自题的匾额。”江弦介绍说。
他之前和贺井之一直不太对付。
不过贺老位高权重,又是偏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这回给他送匾过来,显然是非常支持江弦创办副刊事业,也是借机敲打敲打他。
江弦忍不住恶趣味的在想。
要是贺井之同志知道他和王濛背后撺掇的事情,估计能气的一头把自己亲手提的匾额撞碎。
“老朱,揭了吧,挂起来。”江弦吩咐道。
“主编,草率了!”
朱伟:“我刚才看了看黄历,挑了个良辰吉日,到时候咱们再挂。”
“都特么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了,你一《人民文学》的编辑你信这个?”
江弦一脸鄙夷,“揭了吧。”
“哎呦,明天,成不?明天就是个好日子,主编,您听我的。”朱伟苦口婆心。
“.”
江弦无奈,只好把揭匾的日子往后挪个一天。
回去以后,他先是写了封信给天津的大冯,和他约稿。
又写了封信给香港,给徐小明的,信里他让徐小明帮他联系一下梁家辉,说自己的杂志愿意给他开一个专栏,请梁家辉写点东西。
梁家辉这会儿已经凭《垂帘听政》拿到金像奖“影帝”了,创下最年轻影帝的记录,可惜因为一句“我是中国人”被雪藏。
都是自己人,江弦自然是能帮则帮的。
翌日,吃过早饭,仨人兴冲冲捧着蒙着红布的竖匾出去。
郑渊洁端着相机,朱伟不知道去哪弄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了放。
江弦站在竖匾旁边儿,把匾额一揭,喊了一声:
“《人民文摘》成立了!”
而后刷的揭开。
朱伟啪啪啪的鼓了会掌。
江弦又拉着俩人一块儿合照。
“谁拍啊?”
“哎?大妈?”
江弦喊了喊胡同拐角的大娘,大娘不时往这边探看几眼,偷感很重。
“哎哟同志,甭误会,我就路过、路过.”大娘紧张的解释。
“大娘,您给我们拍张合照。”
“啥?拍照?”
大娘犹犹豫豫的过来,在郑渊洁的指导下大概明白用法。
仨人摆好姿势,等待拍摄。
大娘举起相机,过几秒又放下,一脸紧张的摆摆手。
“同志、同志。”
“您还是找别人拍吧。”
“我可是三代贫农的好出身。”
“您别让我违反纪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