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我们家,大部分普通家庭都没这个条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孩子在乡下当知青。
我妈一个人要上班要养活我们三个孩子,根本存不到钱,就连盖房子都是巧巧出的钱,更别说还欠着外债。”
“就算我舔着脸开口,也解决不了没钱的事实,除了相互为难什么也得不到。
红玲,你懂吗?”
道理何红玲都懂,要不她也不会扒着金建国想守得云开见月明。
见他冷心冷肺的拒绝,此刻的何红玲顾不得装温柔贤惠,忍不住挑拨道:“你说的我都懂!
可你们家就你们三个孩子,凭什么就你一个人吃亏!
建国,乡下的日子有多辛苦,你最知道。
你看家里房子是新的,吃的是热乎的,有水有电啥也不愁。可咱知青点的房子破破烂烂,躲不了风避不了雨,你真的忍心让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过那样的日子吗?”
金建国喉头一紧,当了多年的知青,国家的政策谁也改不了,他自己做的下乡决定,没人逼着他没什么好埋怨的。
多年下乡劳作生活虽然辛苦,但是他也日渐习惯,再说家里也没亏待他。
不仅是书信不断,粮票、钱票也没断过,一有回城的机会,他妈也是立马给他写信让他回来接手。
是他自己为了何红玲拒绝了这个机会,没道理去埋怨家里人,他更没那脸让本就一贫如洗的崔大丽为他媳妇再想办法买工作。
“红玲,对不起----”
整件事情都围绕着他,不管他站哪边都不对。
他没立场去指责弟弟妹妹做错了,因为是他在乡下结了婚,让整个事情变得复杂。
何红玲带着孩子的出现,加剧了矛盾点,让他们产生危机感也是人之常情。
此时若是他开口去求崔大丽,愧疚之下她肯定会答应,只是钱从哪儿来?工作又去哪里寻?
他的无理祈求,除了压垮崔大丽,加剧兄妹间的感情裂痕,没有半点用处。
此刻的他只想着早日回乡下,那这一切的风波,自然会随着他的离开而平息。
金建国的沉默震耳欲聋,此时的何红玲再也绷不住。
她清楚地知道属于金建国的回城机会一直都有,不管什么时候他只要想,崔大丽都会毫不犹豫的替给他,可自己不一样。
此刻若是情浓意浓之时,她拿“孩子”都无法争取,未来柴米油盐下,金建国更不可能为她跟崔大丽争取。
情急之下,何红玲忍不了了。
推开挡在身前的金建国,一把重重的将门推开,直奔两人而去。
金建国反应过来,连连呼唤“红玲、红玲----”,可依旧挡不住何红玲想留城势在必得的决心。
崔大丽原本还在骂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了一跳,金巧巧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去。
何红玲“哐当”一声直直的跪在金巧巧面前,吓了她一激灵,崔大丽也满眼错愕。
金建国紧随其后,连忙拉着何红玲想让她起来,可架不住何红玲的推搡,顾忌着她的肚子,金建国也不敢用力。
“不止我们家,大部分普通家庭都没这个条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孩子在乡下当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