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明重新翻开账本,按陈三郎所说的方式快速报账:

“结转一千两百五十三两,加八十六两,加七十七两,减……”几页账目读完,赵春明问道:“结款金额是?”

陈三郎应声答道:“一千五百七十六两。”

算盘声停后,两位账房分别报出了相同的数字。赵春明点了点头,还未表态,一位年长的账房开口道:

“算账不在乎快,是要准确。”

陈三郎笑了笑,回应道:

“先生说得极是,不过如果能又快又准,岂不更好?

再说,这里是为王家审核账目之地,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审账,那所谓的月审、季度审、半年审,还有什么意义?

不都成了年审了吗?

审账只是财务管理中的一环,及时审核,发现问题才能尽快处理。”

赵春明赞许地看着陈三郎,心中生出钦佩与羡慕。

他脱口而出:“好!先生之言让本人受教了。先生可还能抄账、作账?”

“管事,很抱歉我对做账一事一窍不通,如果需要,我愿意从抄账开始学起。”陈三郎谦恭地回答。

赵春明对陈三郎很有好感,笑道:“先生有良才,还能如此谦逊,真是我泰升之幸!先生可还能作别的?……”

其他人离开后,两人继续长谈,彼此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赵春明哈哈笑道:“真没想到,先生已有秀才功名还肯屈尊,不知先生对薪俸有何要求?”

“毕竟初入这一行,没有要求,只有一个条件。”陈三郎略一思索后,说道。

“先生请讲。”

“赵管事,我的主要精力还在科考上。工作时间能不能集中在每日未时后?”陈三郎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赵春明犹豫了一下,道:

“先生是读书人,学问自然不能荒废。只是以我的职位不可专断,还需上报,还需让大管事来决定。”

短暂的接触,两人都觉得能一起工作,或许会成为好友。然而,他们都忽略了泰升事务总管文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