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歼战打响之后的第三天。
联合指挥部内。
史迪威将军几乎是脚步生风地快步走向楚云飞的办公室,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兴奋,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报:“楚!好消息!来自新编三十八师孙立人师长的!”
他将电报递给楚云飞,语气急促而有力,“战斗已近尾声!孙立人报告,除少量残敌狗急跳墙,一头扎进东边雨林里不知所踪外,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的主力已被我军大部围歼!
史迪威面带笑意指着电报的末尾补充道:“仅剩下最后几百头死硬的日军还在负隅顽抗,但已是强弩之末!”
“各参战部队已经对他们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彻底解决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楚云飞接过电报,目光快速扫过,脸上神色平静,只是缓缓点了点头,与史迪威的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五十五师团被全检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意味着,后方战线在短时间内没有威胁。
更重要的是,将会有两支王牌部队即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和戴安澜的第二百师从飙关方向抽调出来。
他的目光投向墙上的巨幅缅甸地图,手指无意识地在仰光和南部的毛淡棉之间虚划。
“无论是仰光方向,还是毛淡棉方向,”楚云飞沉吟道,像是在对史迪威说,又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日军再无任何突破我军防线的可能了。”
“如果日军方面,尤其是那个顽固的第十八师团,依旧选择在仰光港与我军进行无谓的消耗战、使用所谓的添油战术,或许,三个月之后,等雨季稍歇,我们可以尝试集结兵力,向毛旦棉方向发起一次决定性的反击。”
史迪威刚想要说些什么,就见楚云飞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仰光港的位置:“不过,目前我们自身的作战物资,尤其是炮弹数量已经捉襟见肘。”
“优先夺回仰光港,确保海路运输线的畅通,或许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最近几日的战况,让楚云飞越发觉得费解。
他至今仍无法完全理解,那个号称“丛林战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其指挥官牟田口廉也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
在仰光前线已经伤亡了近五千人,几乎被打残,且明显没有任何援军能够抵达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像疯狗一样死死咬住仰光不放?
毛淡棉方向的日军自顾不暇,绝无可能北上支援。
反观己方,后续至少还有第二百师和新三十八师这两个生力军随时可以投入仰光战场。
这种局面下,他们还不选择撤退保全有生力量,究竟是在等什么奇迹?
或者说,他们在用这种愚蠢的打法,掩盖着什么更大的图谋?
牟田口廉也真的有这种脑子吗?——
与盟军指挥部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
南方军总司令部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阴霾。
司令官寺内寿一看着手中那份来自缅甸战区的电报,字字句句都如同针扎。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将电报放在桌上,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失望。
又是这样。
新加坡大捷带来的喜悦和荣光,仿佛还未散去。
缅甸战区就立刻给他送来了这样一个“惊喜”——一个让他颜面尽失、猝不及防的惨败。
第五十五师团虽然在南方军的战斗序列中排名靠后,战斗力在诸多野战师团中不算顶尖。
可那终究是整整一个师团,一万多名弟国勇士!
这些训练有素的有生力量,如果不是这样被轻易地葬送在缅甸的丛林里,至少能够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飙关以东。
确保那里的中国远征军主力无法轻易突破,威胁到泰国。
“报告!”一道中气十足、带着沉稳节奏的声音自办公室门外传来。
寺内寿一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将脸上的失望和疲惫深深掩藏起来:“请进。”
门被推开,一名身着笔挺整洁军装、看起来颇为精干的少将军官迈步走了进来,正是此前被配属在第十五军司令部,担任参谋的林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