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新任前线三军兵马总管、议和主事侯爷子夫正在城中住所内饮酒把欢,他坐主位,左右两旁是他带来的四名将军。
酒兴正酣。
一群乐师吹奏动听的乐曲助兴,十名舞女在堂前翩翩起舞。
子夫喝的面色微红,心情出奇的好。
近一段时间,可谓顺风顺水。
在他的指点下,徐山国外史也里又说服了几位大臣,四、五位朝廷重臣一起向皇上进言,希望徐、吕两国停止战争,和平谈判。
毕竟战争打到最后也要坐下来谈嘛。
一开始,义宗皇帝不太情愿,还是善解人意的陈皇妃几句话说到心坎上:
“前线将士只顾自己建功立业,受封领赏,哪管白骨成堆,饿殍千里?”
“不停的打,到现在掏空国库,入不敷出…我们可以占领开梁城,打垮公孙牙,可是接下来怎么办?真要封杨见个异姓王?替你镇守开梁?离那么远,节制不力,万一生出异心,谁能压制住…”
“爱妃的意思是?”
“敌人是杀不完的,打死一个,还会再出一个…只要公孙牙俯首称臣,徐山国年年进贡,外史上殿参拜,臣妃觉得也就够了,皇上你说呢?…”
不得不说,皇妃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谁管理徐山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话。
从人性角度分析,杨见、姜绾、吴冒以及子夫,甚至徐山国摄政王公孙牙,都一样…
义宗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采纳了大臣和皇妃的建议:
停止杀戮,以和为贵!
而且为实现快速和谈,在大帅杨见探亲的日子里,给前线将官们升了一级。至于主帅杨见,则封为武卿上大夫、兵部主事,等回到京都,再给一个二等公爵。
…
前线所有军务交给子夫管理。
两位监军姜绾、吴冒回京述职,义宗在朝堂听从两人汇报后,堂而皇之的告诉他们:“调你们回京,也是形势需要。战争阶段成为过去,下面进入和谈期,你们圆满完成使命,朝廷,将永远记录你们的功德,”
为表彰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义宗特意命宫廷画师描绘十几个将军的画像,挂在功勋阁中,供文武大臣和皇子皇孙们瞻仰。
…
美酒入喉,丝竹盈耳。
侯爷子夫听着四位手下赞美。觉得自己使命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