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如月如梭。
泰和十二年春(1134年),距着当年许贯忠在开城大肆杀戮,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发生了许多事。
好吧,都不是值得怎么大书特书的事情。
像齐国那么大一个国家,每天都有各种事,比如今天时迁统领又生孩子了,明天卞祥家的公子跟袁朗家的公子又打起来了,延安郡王又纳妾了等等。
除了各种八卦,也有各种跟大家息息相关的值得说说。
比如这燕京城中齐国官办娱乐会所揭幕,陛下亲自出席剪彩,嗯,终于开了口子,想来官办妓院指日可待云云~
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若是说军国大事,那大概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历经三年苦战,夜魇军都统制杜壆挂帅,领着左军李彦仙部,右军吴玠部,终于在青藏高原上胜利会师。
虽说师老兵疲,但是好在基本上把吐蕃给打的快没人了。
嗯,咱陛下有好生之德,到底是不能让吐蕃真的灭族,如今依然下令杜帅,允许吐蕃族投降,如此也能在齐国治下他处留个活路。
当然,还有个说法,就是打吐蕃属实有些太难,国家财政投入太大,如今已经扛不住了,所以陛下才松口的。
不过战争肯定是占优势的,齐国治下军功不敢谎报的,斩获数十万的事情,总是做不得假的。
说到吐蕃,不免又说到西域那边,刘锜就不太行了,吐蕃那么难打的地方,都已经进入到了扫尾阶段,西域这种曾经都已经被证明可以打下来的地方,竟然到现在还没打下来,属实是有些丢齐国军队新一代双壁(刘锜和岳飞)的身份···
燕京城中,不忌讳这些讨论,齐国百姓对战争的态度挺奇怪的,如果需要,那自然是踊跃参与,若是不需要,那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齐国尚武,但是并不狂热,大概便是如此了。
··· ···
齐国没啥说的,咱们就聊聊南宋。
说南宋,咱们就得说说两浙路,其治所在平江府(今苏州),下辖平江、镇江2府,杭州、越州、湖州、婺州、明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衢州、严州、秀州等州,面积差不多十二万平方公里。
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很多,真宗时期做过调查,户数近两百万户,总人口近千万,人口密度为非常稠密,北宋时期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
同样的,也是原来大宋真正意义上的江南赋税重地,产出了原本大宋近三成的税收。
自打赵楷献了降表,这江南地便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嗯,大概只限在江南路。
两浙路南,就是福建路,此处原本也是五百多万人口的好地方,结果方腊之乱之后,方天定一直没被弄死,祸乱福建路,而这地方又向来是兵家不争之地,不是山就是水的,谁打谁头皮发麻,于是便成了彼此相安无事的局面。
后来孙真又跟着晁盖吴用等一群人从太湖来到了此处,再加上吕颐浩指挥着沿海部分部队,以及右军留下的部分预备役,占了福建路的福州,这地方就更跟大宋朝廷关系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