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府那边,大黄如今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虽说时隔已久,但岐王的名头依旧好用,蜀地的百姓并没有多少抗拒,整体接管过程不算太麻烦。”
凤都皇宫,金銮殿中。
明陵目光看向面前龙椅,有条不紊的汇报着近日以来的战况。
而路苍澜边听着,边时不时的颔首。
对于川府这边的结果他并不意外。
因为早在二十年前,蜀地就曾是他亲自带人平定的。
所到之处,民众箪壶浆食,竭诚相迎,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犹在眼前。
一如先前明陵所说。
岐王这杆『大旗』的威慑力还在,自然不怕浪大翻船......
“哎呀,虽说杨神通那老贼总是怀有异心,一脸的狼顾之相,但不得不说,这些年川府在他手上,也算是养的极好。”
路苍澜莞尔,搓着手掌说道:
“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如今的川府可谓是兵多粮多,要什么有什么。
“吞了川府,即便是与北凉大宁双线开战,我大岐也有底气啊。”
明陵微微一笑,附和道:
“话虽如此,但行事起来,其中毕竟还是有风险。
“稳妥起见,臣还是建议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好。”
路苍澜点了点头。
他自然不会因为家底殷实之后,就开始得意忘形。
毕竟大宁和北凉的实力依旧还摆在那里。
大宁国厚。
北凉军强。
如非绝对的把握,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行百里者半九十。
细翻史书,那最后关头翻车的案例还少吗?
“说起来,如今天下大势已成,眼瞧着就是岐与宁的争锋了,北凉那边怎么说?”
明陵似是想起来什么,出声问道:
“可否有直接诏安的可能?”
自古所出乱世不少,几乎都是大小数十,群雄割据的场面。
虽说后来都有终结乱世之人的出现,但这些人也不真就是依靠背后势力,一一凭实力扫荡过去的......
大部分都是类似于吴国那般。
只要国力碾压已成,然后派遣使臣前往劝降,传檄而定便可。
真刀真枪的打那都是少数,建立在双方势力差不多的前提下。
如今亦是如此。
你说,大岐与大宁一北一南,隔江对峙,国力相差无几,尚无劝降的可能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