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富春孙氏不该衰,孙伯符吐血退兵

当牛渚一带局势急转直下之际,彼时相隔千里外的江夏郡,也迎来了一次大的变动。

一场细雨无声降下。

武汉一带。

作为汉水、长江交汇所在,该地所处位置极其重要,在入主襄阳城后,曹昂就明确在此聚民筑城,以此确保荆北治下整体防务,而类似武汉这类地域的,在荆北诸郡还有不少,此乃曹昂重构荆北的重要依托。

跟当初在南阳治下兴城不同,在荆北诸郡所兴城池,曹昂没有修筑城墙城防体系,而将重心放在了营建上,如成片的民宅区,配套的工坊体系,这其实引来了不少争议,可曹昂却独断专行的明确此事。

没办法。

那时的曹昂所能动用的资源有限,兴建这批城池的根本所在,是为了增强荆北诸郡的底蕴所在,如果把宝贵的资源与人力,浪费在城墙城防建设上,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正如今下的武汉,在长江沿岸水贼水寇势力被清剿一空下,荆州境内的长江航道,成为最安稳的内江航道,而曹昂又对商贸采取鼓励态度,这也使沿江各地的内航运发展,呈现逐步复苏的状态。

特别是江淮一带要与荆州保持密切联系,这使得与之毗邻的江夏郡,内航运发展效率是不错的。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处在一个乱世纷争下,当一片区域的秩序安稳,那么发展就比世人所想的要快,毕竟谁都渴望和平与安定。

武汉就是在这背景下逐步积攒底蕴的。

而真正让武汉迎来较大发展,恰好是江淮一带的动荡,这使得荆北诸郡的资源,大幅度倾斜过来。

别的不提。

单单是前线所需各类军需,这就要动用大批江船,可是军需的大跨度转运,不是从始发地直至接受地的,这沿途需要转运集散地,以此确保各段的转运不会存在风险,武汉就是在这极短时间内,开辟出一处处停靠码头的,而转运的各类军需需要暂储地,由此又开辟众多的集散区,在此等态势下,为了确保绝对的安稳,这还需要成规模的军队负责看顾,如此就需要开辟驻所屯驻……

这一系列的变动下,使得武汉的人气迅速凝聚起来,而因为这些变动让不少破产群体聚集起来。

战争是会带来创伤与破坏,但与之相对的,受到一些战争的影响,也会导致一些地域腾飞发展。

这就是战争的两面性。

“军师派人来信说驰援柴桑一事,如果伯安不愿亲率荆州水军前去,可由某代伯安前去柴桑。”

武汉所辖一处军寨。

江夏太守袁涣负手而立,望着江上游走的江船,对挎刀而立的孙香说道:“其实涣的意思,伯安也是留在江夏郡的好,毕竟公子先前说过,绝不让伯安与江东有所对峙,以避免伯安……”

“袁府君不必说了。”

但袁涣的话还没讲完,孙香出言打断:“今下公子所领大军,被孙…伯符所统江东军围在广陵城内,而作为江夏门户的柴桑所在,又被周瑜所统大军围攻至今!”

“此等态势下,岂是讲这些的时候。”

“某知军师派人来说,还请袁府君赶来,是为了宽慰某的心,可军师、袁府君……甚至远在广陵城的公子,都处处为某考虑,那某又岂会因私废公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

袁涣听后,轻叹一声道:“但这对伯安而言,确实是有不公的,再一个围攻柴桑的江东军,还有伯安的族亲在……”

“那就各为其主!!”

孙香眼神坚毅道:“承蒙公子不弃,在国贼袁术冒天下之大不韪僭越称帝,某做了助纣为虐之举,可公子却没有因为这些而轻待某。”

“公子更是在伐荆一役下,相信某,让某出兵攻打江夏郡,而在此战结束后,更让某统领荆州水军!!”

“今下对公子而言,对征东将军府而言,是处在一个关键所在,某绝不会因为一些事,就坏了公子大事,不然某今后将无颜再见公子。”

讲这些时,孙香紧攥着刀柄,那手背青筋暴起,但也由此可见其内心何其复杂。

如果可能的话,孙香是不愿直面江东的,毕竟不管怎样讲,孙策,那是他孙香再从父的长子,是孙坚战死后,富春孙氏的族长。

然时也命也。

当初孙策急于扩张,虽派人给孙香送去书信,但却全然忽略孙香当时所处境遇,这使得孙香没能跟随孙策一起离开。

直到曹昂的强势崛起,使得在袁术麾下极其尴尬的孙香,最终被曹昂降服了,而后便带去了南阳……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