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亿元的订单

又来到了半导体设计部门。一推开门,里面嘈杂的讨论声便传了出来,设

计师们围在工作台前,对着图纸和电脑屏幕争论得面红耳赤。

江卫民说明来意后,大家都很兴奋,不一会儿,他又收获了满满一页的设备清单。

回到办公室,江卫民赶紧地安排手下对这些设备进行询价。

“老师,咱们这就又要有一批国外的高精设备了!这样研发进度又能快一些了。”

教授听后,微微一愣,脸上浮现出一种复杂的神情,既欣喜又有些感慨。

他不禁回想起过去那些艰苦的日子,那时候,每加工一个工件,都得四处协调资源,求爷爷告奶奶;

采购设备更是难上加难,不知道要打多少份申请报告,还常常因为资金短缺和繁琐的审批流程而不了了之。

可看看现在,只要有需求,跟采购部门一说,采购人员就全力去办;

要是工件不达标,就发动各方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找不到就出资让人专门开发;

要是大厂瞧不上一两个工件的小订单,那就直接挖人,把技术人才挖到自己这儿来,自己生产。

只要是对研发和生产有利的需求,青岛出版社都能想尽办法满足。

“你先安排人把需要采购的工件梳理清楚,发给采购部门,然后抓紧时间把组装小组建起来。”

“教授,可是咱们现在人手实在不够用啊。要是安排人去组装,肯定会影响研发进度的。”教授的学生面露难色,有些发愁地说道。

教授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说:“唉,十年了,人才断层太严重了。

我先联系一下学校,看看这一届有没有特别优秀的学生,

要是有,就别让他们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地学了,直接来咱们这儿,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这个主意好啊!”教授的学生眼睛一亮。

“我出一份试卷,你带着去清华学校一趟。

我会提前和校长打好招呼,到时候组织一场考试,考试合格的学生,直接带过来。”

也没人会怀疑考试合格的学生不来青岛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内在条件实在绝对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只要对半导体感兴趣,青岛出版社是国内唯一的选择。

而且物资条件堪称顶尖,每一位高技术人才来了都能分配到一栋独院的小别墅,环境清幽舒适;